◎ 2011-2012学年苏教版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避开(xuān)________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ān)________滋味在心头。书犹如浩(hàn)________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海里一叶扁舟,欣赏着变(huàn)_______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人民的深情嘱托。
    B.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C.“瘦肉猪”事件曝光后,人们强烈呼吁要制定新的《食品安全法》。
    D.已经约好下午与朋友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可是天下雨了,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 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B.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
    C.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
    D.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良妃娘娘对众奴说:“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你们的天伦之乐。”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水前波让后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7)《雁门太守行》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写出本诗中含有色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苏教版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节选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________察看了斜坡,然后就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着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大伙仍旧在小土坡上顽强地挖着土。
      ________看着闪光的铁锹和那些在紧张的劳动中弯着的背梁,低声对阿基姆说:“用不着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托卡列夫,你说得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_______看着这些挖土的人,眼神里现出了钦佩、爱护和自豪的神情。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不久之前,在反革命叛乱的前夜,曾经背起过钢枪,而现在,他们又都抱着同一个志愿:把这钢铁动脉通到那堆放大量木柴资源——温暖与生命的泉源那里去。
    ①选段中空格处是同一个人的名字,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段中有“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句话,结合书中保尔这一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____________时期的伟大作家___________,其籍贯可能是我们江苏泰州兴化人。
  •   班级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咸苦辣各味皆备”(谜底:口)的方式,从“木”“心”“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
    谜底:______________
    谜面:______________
  •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汉字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初二年级开展了“汉字魅力”的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①资料组同学提供的材料显示了汉字的巨大作用,主持人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文化大师任继愈认为,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方面,功莫大焉。他呼吁“全民族都应推动汉字、汉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材料二: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在谈到中国文明的三个“独一无二”时指出,中国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大量古籍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记录历史事件之详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罕见的,这要归功于汉字。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讨中,同学们就“汉字的生命力”这一话题进行了辩论。正方观点为:“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迄今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汉字已经过时了。”同学们选举你做反方代表,请你运用下面的材料反驳这一观点。(80-100字)
      材料: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2009年10月对外发布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度产生新词语359条。汶川地震催生了“敬礼娃娃、可乐男孩”等新词17条,与奥运有关的新词有“水立方、鸟巢”等25条,“迷你熊市、金融救市”等词语显示出金融危机给股市带来的变化。这些由汉字组合而产生的年度新词语记录了2008年中国人走过的脚印,也展现了这一年的生活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苏教版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睛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②早晚回:即何时回。
    (1)首句中的“尝闻”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白发老农如鹤立”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之不易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豁:放弃。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为荆州       既__________
    ②辄拾以之      啖__________
    欲率物       虽__________
    ④每子弟云      语__________
    (2)与“勿我受任方州”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何也?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辄拾啖之
    D.全石为底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
    云我豁平昔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面粉增白剂的废存之争
      ①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小麦的糊粉层所含的类胡萝卜素要远比麦心胚乳内的含量高得多,导致色泽不佳。添加了增白剂后,可以氧化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提高面粉的白度,使得面粉加工设备水平不再成为影响面粉色泽的唯一因素,因此可以使小麦在加工同一等级面粉方面相对提高了出粉率,这既能提高面粉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对增加了粮食产量。与此同时,刚刚生产加工出来面粉,需要经过“熟化”过程才能具备最佳口感。过氧化苯甲酰还是面粉加工的熟化剂,如果不添加过氧化苯甲酰,面粉的自然“熟化”过程可能需要增加十几天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②面粉增白剂的存废之争已持续了20多年,一方是以卫生部为代表的“主存派”,一方是以国家粮食局为代表的“主废派”。“主存派”认为,迄今为止,医学研究没有证实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可以给人体造成明确的损害。“主废派”认为,过氧化苯甲酰毕竟属于化学品,若过量使用会影响人体健康。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禁止在糕点、饼干等食品中添加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酰在人体内的主要的代谢产物是苯甲酸,而糕点、饼干的主要原料正是面粉。
      ③研究表明,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效果在80mg/kg~100mg/kg以上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国家标准限定在60mg/kg。目前国内有面粉加工企业近4万家,在消费者以面粉的“白”作为其质量评判尺度时,致使不少小型面粉加工企业悄悄提高了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更有不良商人往增白剂里添加致命性更强的石灰粉来提高面粉的白度。虽然有人认为,增白剂是一只替罪羊。但即使是替罪羊,如果能去除,也是对食品安全加了一道保险。
      ④任何化学品的安全性都以剂量为前提,过氧化苯甲酰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有确切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以过氧化苯甲酰40毫克涂抹于小鼠皮肤后,存在促进恶性肿瘤发生的倾向。但是应当看到,迄今为止过氧化苯甲酰的任何危害效应,其接触剂量都远远超过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剂量。消费者选购面粉时,不应以颜色白作为评判优劣标准,选择颜色较黑的全麦面粉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1.阅读第①段,概括在面粉加工中加入增白剂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说出第②段中“主存派”和“主废派”争论的焦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为什么有人将面粉增白剂称为“替罪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给你带来哪些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说“勤”》,回答1~3题。
    说“勤”
    林家箴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②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⑤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够举出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论点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旧书
    孙道荣

      ①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②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食,大家共享。
      ③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杆小秤。
      ④“卖报纸!”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⑤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称得重一点点。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⑥她的诚实,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⑦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我点点头。她将书单独捆扎好。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
      ⑧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⑨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三期)
    1.文章一开始,作者写办公室里的女同事用卖报纸的钱分享零食,是否是多余的笔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卖旧报刊的老太太形象,但题目却是“旧书”,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起题“旧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我”和“老太太”都在笑,这两个“笑”中蕴含的感情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说“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有所期待,有对亲情的期待,期待母亲温柔的拥抱,期待父亲刺激的游戏;有成长的期待,期待与同学的一段友情,期待老师的一次赏识;有生活的期待,期待一场精彩的足球赛,期待一次春天的远足……
      请以“我期待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或暗示的)地名、班级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