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喻(bì) 踞(dūn) 讳(jì)
    B.蛋(yān) (hé) 于(yòu)
    C.家(pēi) (kǎn) 麦(qiáo)
    D.杞(gǒu) 榄(gǎn) (yǐn)
  •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A.引经踞典 扶摇而上 别开生面 龙吟凤哕
    B.悠游自在 即物起兴 随计应变 合辙押韵
    C.一马当先 顾名思议 兴高采烈 油嘴滑舌
    D.大名鼎鼎 若无其事 如法炮制 天衣无逢
    A B C D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B.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面善:面相很善良。)
    C.走街串巷的小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招徕顾客。(招徕:招揽。)
    D.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阔绰:阔气,奢华。)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作家、作品知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云南的歌会》——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边城》
    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作家——《受戒》
    C.《吆喝》——琦君——台湾女作家——《琦君散文》
    D.《俗世奇人》——冯骥才——作家——《神鞭》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会。
    B.《春歌》是一篇散文化了的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情,抒发了对春酒的无限遐思之情。
    C.《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运用“小叙事”的特点,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
    D.《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三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
    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③赵州桥④钥匙桥
    我会选:A.____B.____C.____D.____
      【活动二:赏桥】下图是标志黄冈市经济腾飞的鄂黄长江大桥。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像,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失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糟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概括本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
    正面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渲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加粗的“抢”字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老北京的小胡同》,完成问题。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乾

      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⑦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⑧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⑨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⑩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1993年10月6日(选自《萧乾散文》,有删改)
      【注】①[锔(jū)]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②[沙雁]做工精细的风筝。下文中的“屁股帘儿”是一种自制的简易风筝。③[秫秸(shújiē)]去掉穗的高粱秆。
    1.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①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⑨⑩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⑨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字数在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一切都将烙印在你的记忆里。的确如此,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屑小事:过年时的习俗,过节时的食俗,婚庆场合的礼俗,吃饭穿衣的民俗……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写作学习的宝贵资源。
      请你拿起笔来以“家乡的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展示你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