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北师大版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那(chà) 乳(bǔ) (hé) 盘旋(qū)
    B、视(kuī) 袭(qīn) 两栖(xī) 强施威(chěng)
    C、短(zàn) (qí) 强(juè) 恹欲睡(yān)
    D、险(jùn) (yù) 取(jí) 而不舍(qì)
  •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

    A、崎岖  原故  推敲  滔滔不决
    B、晶莹  澄清  虬枝  万事俱备
    C、濒临  葱茏  贮蓄  浮想连翩
    D、陡峭  通例  生崖  小提大做
  • 结合句意,对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裨益:益处。
    B、不付出血汗,希冀成绩会从天而降,那是幻想。
    希冀:希望得到。
    C、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通例:常规,惯例。
    D、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
    肆虐:残暴。
  •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统筹方法华罗庚《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
    B、济南的冬天老舍《老舍文集》
    C、白杨礼赞茅盾《见闻杂记》
    D、向沙漠进军谈家桢《中学科技》
◎ 2010-2011学年北师大版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北京的中轴线被称为皇城古都的“龙脉”,它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这条中轴线将继续延长。新规划的中轴线由三段组成:中间是记录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轴线”,向北是记忆奥林匹克运动在北京的“现代轴线”,向南是永定门外具有可持续发展广阔空间的“未来轴线”。三段轴线有机连接,__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发展了现代北京的城市格局。
    A.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建立现代轴线和未来轴线为标志
    B.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现代轴线为标志
    C.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建立未来轴线和现代轴线为标志
    D.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未来轴线为标志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C.任何人也不能动摇中华儿女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D.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2)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人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孙悟空是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他在花果山带领群猴进入__________(地名),被拥戴为“美猴王”。他又从东海龙宫抢得__________作为兵器。大闹天宫后,被___________(人物)降服并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
◎ 2010-2011学年北师大版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植树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宣传共青团北京市委《“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班长搜集了下面一则材料,依据材料确定了班会主题的上半句,请你续写下半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继“绿色奥运”获得成功之后,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以建设生态城市为核心的“绿色北京”战略。为了解决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其核心内容是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设“绿色北京”的行动中,不断弘扬这些理念是我们青年的重要任务。
      班会主题:建设绿色北京 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委员将在班会上向同学们介绍北京的绿化,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她发言的两个要点。
    材料:
      早在20世纪中后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就详细规划了北京的绿化建设,井配套出台了系列城市绿化详规;201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绿化条例》,更是规定了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化用地面积的比例。北京在规划城市发展中,绿化始终都是重要的内容。在绿化的理念上,北京最初曾大量引进了法国梧桐、棕榈、椰子等南方树种,然而这些南来的树种不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大批地枯萎死掉。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国槐、侧柏、银杏等适宜在北方生长的本土品种因其成活率高,养护方便,已成为北京公园、道路绿化的首选。
      主要信息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传委员准备配合本次班会起草一份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单,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撰写对“绿色消费”内涵的理解。(不超过30字)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的运动,然后席卷欧美各国。在这个运动中,人们倡导消费者:最好购买散装食品,因为生活中1/3的垃圾都来自于食品包装;多使用可充电的电池,因为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会给土地和河流带来毒物的污染。用二手的书可以解救更多的树木,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能节约水资源,使用能源利用率高的家用电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电能……21世纪被称为绿色的世纪,“绿色消费”的概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
      “绿色消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便还家    :_____________
    (2)欣然往    :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郡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那条河流》,完成问题。

    那条河流

      我怀念那条河流。
      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
      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波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节选自《散文》2001·2)
    1.结合语境,揣摩并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①“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两个“小小的”描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的恐惧”、“过分的伤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本句采用了拟人手法,“遗体”描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惨境,“无言诉说”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全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
    统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河流,当初__________________,现在________________,反差强烈;写“我”对河流的认识,当初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意识到要“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巨大。
    4.请根据你对本文的感受,以“我怀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写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说窗》,完成问题。
    说窗
      ①“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③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④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园林墙上的漏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⑤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加粗词“生命窗”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引用赵鑫珊的话想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下面链接材料所提到的苏州园林中的哪一处窗户属于“漏窗”,为什么?
    链接材料:
      苏州园林中的留园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内,面东墙上有“六角”窗将墙隅空地生长的修竹与秀石框入窗,极富雅意。狮子林的一处墙上四个不同形状的窗子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长青,与之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①至⑥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让你心动的题目,把你真实的感受写下来吧!
      1、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红了;一年又一年,懵懂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亲爱的同学,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有烦恼挫折的困扰,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2、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暖;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有了阳光的普照,滋润着爱的土地。
    请以“收集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纸上;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