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语文版上海市复兴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
    (1)《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2)《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3)《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气象物候》专题学习中,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星期天刘勇准备去采访一位老农和一位气象员,他应该怎么说来表明来意,完成学习任务呢?
    采访老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气象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根据文后要求加以修改。
      ①一场春雨过后,冬眠后的大地又重新充满了生机,山村的景色也更加迷人。②几十户人家的楼房,依着山,旁着水,沿着柏油路整齐地排列着。③公路两旁是挺拔的白杨、苍翠的塔柏。④小桥流水点缀着的垂柳,换上了新装,伴着春风,婆娑起舞。⑤楼房都掩映在翠绿树丛中。⑥山上的桃树、梨树硕果累累;田野上,麦浪起伏,一片金黄。⑦看到这美景,游人们流连忘返。
    (1)句②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用换用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①有语病,须删去一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有一个多余的句子,请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____句描写不当,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仔细揣摩下面的语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词语。
      感动,能让人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感动,会使人的心灵变得美善。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别人,是一种馈赠;被别人感动了,哪怕是________的心扉抑或是________的灵魂,也会得到开启和滋润。如果说,麻木的心是一块________的土地,那么,感动就是浇灌它的一泓甘泉。啜饮了感动的甘泉,能使你走出人生的________,令你倍添重新开创新生活的信心。
◎ 2011-2012学年语文版上海市复兴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填空。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请简述该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和所揭示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文背诵。
    1、请写出一个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或古诗词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括号内。
      黄山松针叶短粗chóu_____密,顶平如削,干曲枝qiú_____,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yì_____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qióng_____。(选自《飞红滴翠记黄山》)
  • 阅读下面《冬至》一文,完成问题。
      太阳虽然高挂在空中,却显得苍白无力,挡不住北风的凛冽,街上行人稀稀落落,匆匆而去。冷,真冷啊!
      急步跨进自选商场,一股热气迎面扑来。爽!舒服极了。商场里倒是挺热闹的,顾客们穿梭选购,店员们殷勤服务。
      忽然,商场里安静下来了,一种异样的氛围弥漫开来。售货员的微笑变成了惊疑,顾客的脸上也带着惊讶或气愤。怎么,今天出了什么大事?疑惑的我不由随着人们的目光向前望去。啊,乞丐,一个老乞丐在选购食物!
      他弯着腰,眯着眼,在食品架上扫描,右手紧紧地握着。而众人的眼睛正“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乞丐怎么也进了商场?我暗暗自问:“怎么不能?他也是一个人,也有应得的权利。”这时,犹豫多时的他终于选定了食物——一条最便宜的面包棍。
      他向收款机走去,右手仍然紧握着,人们纷纷自动让道,正在交款的一位女士立刻局促不安起来,一面催售货员赶紧收款,一面把自己的女儿——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拉了过来。他排在了女士的后面,隔着一段距离,但女士却像背上遭了芒刺一样,身子猛地向前滑出。小女孩不懂世事,却回过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衣裳破旧的老人,一双纯洁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脸上展现着天真的笑容。“爷爷!”突然,小女孩亲热的叫了一声。全场顿时一震,那老人更是惊呆了,嘴唇动着,昏花的老眼里泪光闪烁。他弯下腰,颤巍巍地用他那干枯的手掰开面包,递了一半给小女孩,小女孩伸出细嫩的小手毫无顾忌地接了过来。她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就被她那涨红了脸的母亲一把拉了出去。
      老乞丐默默无语地在收款台上,撒下了一把“叮当”作响的硬币,驼着背走出了商场。商场里又活跃起来了,售货员的脸上又绽开了温暖的微笑。
      我走出商场,看见老乞丐正在弯腰从废物箱里捡起半根面包,那是他送给小女孩的半根面包,然后蹒跚着,慢慢消失在寒风中……(作者:陈慕炯 选自《慧语》2005.10)
    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文章用“冬至”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4段、第5段两次写到老乞丐“右手紧握着”,作者这样描写有特别的用意吗?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乞丐送给小女孩的半根面包是谁扔到废物箱的?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调查报告,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城市中的乞丐?
      被调查的乞丐中,46.3%的人从来没有受到当面的侮辱;24.4%的人受到过一两次当面侮辱;19.5%的人受到好几次侮辱;9.7%的人经常被人当面侮辱。
      在看待帮助他们的人时,认为帮助他们的人是“善良的好人”的占35.7%;觉得是在“可怜”他的占31%;觉得帮助自己是“别人应该做的”占4.8%。
      在看待不帮助他们的人时,认为“各自有各自的难处”的有8人;认为“没看见自己的存在”的有5人;只有1人认为不给予帮助的人“没有好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语文版上海市复兴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溪水》,完成问题。
      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
      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从古至今,所有的溪水都是如此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
      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野水仙果然得水成仙,守着水就再不远离一步了;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嘻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汇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
      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作者:李汉荣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根据文章内容,文中划线句子中“清亮里的无限丰富……”包括哪些内容?请用三个短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2段,写溪水很会走路,“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章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例子,在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用心品味,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横线上。
      例句: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
      赏析:走该走的路,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这就是智慧。没有标语和口号,只有默默的践行。人,正应该如此。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研读文章第3段,结合语境再为小溪补写一个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论美》,完成问题。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通读全文,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观点的句子,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2段,作者把“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的原因归结为“造物的吝啬”,你认同这个看法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中国正处在明末清初),他在文章中选用的事例都是欧洲的,设若培根学贯中西,他可能会选择哪些中国的例子来证明文中的一些观点呢?请就文中的某一观点写出一个相对应的例子。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下美女效应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许多人不惜花费巨资,忍受剧痛,开始整容手术,人造美女闪亮登场。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小港渡者》,完成问题。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⑤,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⑥也夫,其犹是也夫!(作者:【清】周容选自《中华活页文选·课外文言文专号》
    【注释】
    ①小书童。②关闭。③同“仆”,跌倒。
    ④上锁。牡,锁簧。⑤若有所失的样子。
    ⑥其,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即“大概”“或许”的意思。犹是,如同这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小港渡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宁铂,昔日少年天才班的明星,被誉为天才之中的天才,神童之中的神童。但结果如何呢?背上“天才”“神童”这些沉重的壳,他艰难地爬啊爬,终于被压垮了,倒下了,成了一个最终会被人遗忘的悲剧。
      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来?有多少成长可以胡来?哈佛女孩、钢琴神童、清华状元,再后来的这个素质班、那个学习班,再再后来的吃苦教育、行走教育、赏识教育、少年军校教育、快乐教育……又让无数渴望长大、渴望独立思考的年轻人,像蜗牛一样背着一个重重的壳。
      回首往事,宁铂说他真正的梦想,就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正常地长大。这不正是我们的梦想?!
      请以“正常地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