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第三单元11课敬畏自然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     )   蓬(     )         鹏(      )
    (     )   陷(     )         尺(      )
  • 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A. 看着人类这种狂忘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    那样的笑。  
    B.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井呢?  
    C.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桓的生命, 那永桓的运    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D.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侯吗?
    A. __________改_________    
    B. __________改_________
    C. __________改_________    
    D. __________改_________

  • 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   )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    水滴,(    )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    )毕竟不是大海,(     ),人们竟    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     )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      )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     )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 文学常识填空。
    《敬畏自然》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 根据课文《敬畏自然》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第三单元11课敬畏自然的第二部分试题
  • 精段精析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甲)__________,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鹊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乙)____________: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__?
    1、按照文意,将下列两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①沾沾自喜                                     ②过分自傲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2、选文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课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各个民族之林的根本。②文化是二种尊重,体现在一个人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③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 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④品位,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短语依次填入第②句的横线处,使语句衔接顺畅。(只填序号)
      a、对待他人       b、对待自然      c、对待自己
    (3)第④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们班在任课老师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李杨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句子仿写。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仿写: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________,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第三单元11课敬畏自然的第三部分试题
  • 探究与发现,认真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题。

    可怜天下动物心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4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20 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列关于“自然”的名言做题。
    ①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战胜自然。—— 达尔文
    ②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③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这三则名言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
    [     ]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 大地的语言(节选)
      阿来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的想象的景观出现了。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片土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革祸接,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 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    
      麦、黍、瓜、麻、菽。    
      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耒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已然开放,轻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小小的仓房。    
      我们到达了淮阳——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选自《2009 中国散文排行榜》有改动)
    1、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视野中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作者以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1)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①这片土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②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联系第4 段所写内容看,这句话“让人心安”一词在内容表达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阅读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作者曾说过:“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和城市”,人们也“不能早餐吃风险投资,中午吃对冲基金,晚间配上红酒的大餐不能直接是房地产”。但现实是,目前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日益加快。当然我们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发展就难免会有损失和牺牲。请联系现实,谈谈阅读本文后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以“自然”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题目自拟,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