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期末达标测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chún)朴 (lái) (kuì)赠 (chì)热 藏污纳(gòu)
    B.(wān)蜒 (gù) (shì) (jī)首 众目睽(kuí)
    C.(jiān)默 (shǒu)猎 (chù) (yóu)黑 龙吟凤(hùi)
    D.(pǐ)美 (dú)信 (gù) (niù) 相形见(zhuó)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矫健  葱茏  园满成功  难以置信
    B.憔悴  藉贯  重峦叠嶂  谈笑风声
    C.晒笑  殉职  沓无消息  莫忠一是
    D.门楣  执拗  痛心疾首  顾名思义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
          眼了。
    C.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茨威格、纪伯伦、星新一、利奥波德分别是奥地利、
         美国、日本、黎巴嫩作家。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 下列句中加粗部分句子成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偏正短语作主语)
    B.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无法遮遮掩掩。(宾语短语作主语)
    C.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主谓短语作宾语)
    D.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介宾短语作补语)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期末达标测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奉节秀美的山川水色,让海城沉醉其中,对“天坑地缝”,他即物起兴,赋诗一首。
    B.老师也追星,但老师追的和同学们不同,我就很佩服××作家,他的小说,刻画人物无不曲尽其妙。 C.有些人缺乏质疑的精神,做惯了思维的奴才,见到署上权威姓名的学说,就颔首低眉,曲意奉承,十
          足的奴才样!
    D.小健非常聪明,学习习惯又好,所以他的成绩在初2006级几百学生中是鹤立鸡群的。
  • 默写与填空。
    (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中表明李白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用美妙的比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
    (1)《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的作品,他被誉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其中,___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   某校一位初三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备考,决定让全班同学利用体育活动课的时间在教室里学习。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你将如何说服老师让同学正常上体育活动课?(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民间采风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了解端午节。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方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____传四海
    情系节日:
    (2)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扬传统: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期末达标测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1.诗中“碧桃”、“红杏”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猛浪若奔       奔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不穷      转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亩百头     许______________
    (4)其境过清      以______________   清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  )
    A.犹不及
    B.矫枉
    C.文饰非
    D.言其实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小石潭记》选段中指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的特点。《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20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6摄氏度,而21世纪将加快上升。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些危机,比如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而利用太阳能发电预计到
    2030年也只达到世界电子供应的10%。
           在此背景下,摈弃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一个“绿色大拇指”。最近召开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研究和展望了中国及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享了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在说说“千秋功罪”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具备雄才大略的历史英雄。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阅读文章第二小节,概括人类面临的危机。
                                                                                                                    
    2、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
                                                                                                                    
    3、文章最后一小节中“绿色大拇指”一词是什么意思。
                                                                                                                     
    4、某机构想就“低碳经济与生活”为话题作一个问卷调查,请你根据文章对“低碳”的解释,帮助完成下面这个问题的设计。
    您愿意用哪些行为支持低碳生活行动?
    (      )1、使用节能电器、环保车辆。 
    (      )2、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
    (      )3、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 
    (      )4、                                                                                
    (      )5、                                                                                
    (      )6、其他
  • 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圆圆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闲情逸致啊!
      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蹭蹭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选自《大阅读》2010年5月,有改动)
    1.文中父亲要“我”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加粗的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1)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与已学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有区别。请你比较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生活哲理。
    (1)《山就这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一步,再走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叙议结合的赏析性文字。(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作文任选其一。
      (1)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但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却永远都是最独特的那个。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要写出母亲对你的影响,抒发出自已独特的感受。
      (2)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春天”。请你以“我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传说有一种很小的鸟,可以跨越大洋,能够连续飞行几万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小鸟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小鸟的勇气使我们惊叹。请从“智慧、勇气”中任选一个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