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社戏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潺(chán) 叨(xù) 撺掇(cuān  duo) (mí)散
    B.水(fú) 树(jiù) 蕴藻(yùn  zǎo) (1è)土
    C.忌(dàn) (zhào)船 (cuō) (jí)
    D.归(shěng) (háng)辈 (dài)慢 踊跃(yǒng  yuè)
  • 填空。
      《社戏》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市人。本文体裁是________,文中的“社”原指_________,在绍兴,“社”是_______,“社戏”是指_______。
  • 根据课文《社戏》结会语境解释词语。
    (1)然而又自失起来。                                        自失:________________
    (2)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      踊跃:________________
    (3)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朦胧: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社戏的第二部分试题
  • 加粗词语在旬中含褒义色彩的是

    [     ]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入不早定,絮叨起来。
    B.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C.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D.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钓虾。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舍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文中写山“踊跃”地向后“跑”,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了这种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去描写相应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
    A.赵庄看戏
    B.月夜抒怀
    C.月夜行船
    D.水乡美景
    5.选出对“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三个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
    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
    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猜测的另一种可能性,“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
    6.A.“但我还以为船慢”;B.“然而又自失起来”。这两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 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自由自在,充满童趣)
    B.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心疼豆子,非常生气)
    C.“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转移话题,以攻为守)
    D.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天高地阔,心情舒畅)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社戏的第三部分试题
  • 《社戏》主要写“我”和一群农家小朋友看社戏的情形,但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写了不少与看戏无关的事,这些是否必要?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写文章应紧扣题目,写这些内容,扣题不紧,可以不写。
    B.本文的中心是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而开头和结尾正是看社戏前后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所以很有必要。
    C.这些内容可以少写点,多了就冲淡了看戏的内容,使得结构松散,不能突出中心。
    D.开头和结尾所记的事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生动。
  • 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天上的白云“作本体写一个句子。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社戏(节选)
    鲁迅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小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延宕”一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末一连用了六个”看“,这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和状态?而罗列了四组时间又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出第二段中“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的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挤出了戏园,戏园门口的景象和园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面的冷清衬托出里面的________,而里面的拥挤则同外面的_______形成了对照,突出了观众想睹名角风采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