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幼(zhì)        鹏(kūn)        吞(shì)       美(bì)
    B.挑(xìn)        迷(wǎng)      滑(jī)         藓(tái)
    C.雾(aǐ)          迁(xǐ)           蹼(yù)       颈(zhì)
    D.罚(chéng)   秤(tuó)          笑(shěn)    言(nuò)
  • 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混淆  深邃  赋予  不过尔尔
    B.考察  戈壁  清澈  绵延不绝
    C.郭煌  干涸  崩塌  混然上体
    D.端详  焦躁  收敛  不可思议
  •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站在罗布泊边缘远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表示地表荒凉,无植被) B.魏明伦认为,“喜新厌旧”是他戏剧创作成功的秘诀之一。(指创作追求创新,不守旧)
    C.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少股票市值缩水蒸发。(表示减少和消失)
    D.北京奥运会上,“冷面杀手”张怡宁蝉联乒乓球女单冠军。(指神色冷峻,不苟言笑)

  • 下列关于课文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详细地说明了罗布泊消失的自然原因。
    B.《旅鼠之谜》在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C.《敬畏自然》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D.《大雁归来》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世界著名的内陆湖一——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
    (2)我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
    (3)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
    (4)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
  • 下面四个情节都出自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A.孙悟空主借芭蕉扇
    B.武松打虎
    C.曹家遇险
    D.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序号

    出自哪部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情节

  •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体育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在班上宣布:从今天起,体育课改上英语课。班长小青认为这样做不好,于是站起来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测控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近年来绞尽脑汁,构想着种种改造地球的方法。现列举“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如下:
    ①垂直农场。将城市的摩天大楼变为生产水果、蔬菜、甚至粮食的“农场”。
    ②改善家畜的肠胃。将某种细菌移植于家畜体内,令其不会排放甲烷。
    ③碳收集器。用特殊的装置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
    ④造云船,派能将海水制成云的船队云游四海,向空中“播云”。
    ⑤人造火山。用火箭、飞机、巨炮,甚至人造火山,将细小颗粒释放到大气里。(摘自美国著名高科技杂志《连线》)
    (1)对以上列举的生态实验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验①可增加绿色植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过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还只是微乎其微的。
    B.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杀伤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每年全球家畜向大气中排放的甲烷有8000万吨。实验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C.皮纳图博火山1991年喷发,向大气中喷射了1000万吨硫化物,遮挡阳光,给地球降温,实验⑤的构想可能是受此启发的。
    D.以上所列举的实验可分为两类:①②③为一类,都是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来为地球降温;④⑤为一类,都是通过遮挡太阳光来为地球降温。
    (2)依你看,以上所列举的五项“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中,哪一项最有可能取得成功(或哪一项最不可能取得成功)?请讲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止全球变暖,你有什么妙招?请先简介你的“妙招”,再说明其科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______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予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竿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人得宝               遇其叱咄
    B.献子罕                  投渤海之尾
    C.敢献之                  温而知新
    D.玉人以宝也          不足外人道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宝”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奇特的“电子生物”
       ①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蛾,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不速之客”。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昆虫间谍”,正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②几年前,一个科研小组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电子鼠”,它的重要用途是通过遥控装置完全控制其行动,利用它们灵敏的嗅觉在非常狭小的空间执行搜寻任务,比如发现隐藏的炸弹,或在地震废墟中寻找被掩埋者。
      ③为了使控制人员能够观察到“电子鼠”所见情景,研究人员还在最新一代“电子鼠”身上安装了可视装置。为了确定“电子鼠”在野外是否已经发现目标并锁定气息来源,研究人员又在“电子鼠”的大脑内植入了一种专门用于收集神经信号的特殊装置。
      ④科学家之所以选择像老鼠这样的动物,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体积比较大,能够携带小型摄像机、小型计算机以及电源等。当然,它们的缺陷是,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时很难达到隐形的目的,为此,研究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昆虫除了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外,它们飞行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
      ⑤多数有翅昆虫,比如蜜蜂、甲壳虫等,在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变形期,研究人员就是在这一时期将芯片植入昆虫体内。当幼虫发育成成虫时,芯片与肌体结合,成为昆虫机体的一部分,使之成为“电子昆虫”。同时,还要求芯片与神经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研究人员才有可能随意控制昆虫的飞行。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直径只有几百微米的超薄神经芯片,这种芯片富有弹性,能够在昆虫变形时与神经系统进行充分结合。
      ⑥“电子昆虫”的重要用途是当“间谍”。“昆虫间谍”在控制中心100米范围内飞行,然后准确地停在距离目标数米远的地方进行侦察,任务完成后被召回。但是要想将昆虫设计成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在昆虫背上装纽扣电池还是通过有线控制,都会在昆虫背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像拇指样的突起,更不用说为了进行侦察还需要装上微型麦克风、环境感受器以及传输装置等,这些都会让“昆虫间谍”一眼就被人识破。因此,当务之急是缩小所有装置的体积,同时找到能够充分利用昆虫自身能量的方法。
      ⑦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因此,到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也许随身携带一瓶驱蚊水或者在手边常备一个苍蝇拍才是上上之策!(选自《教师博览》2009年第4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电子生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研制出“电子鼠”后,为什么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研制“电子生物”的过程,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送 考
    丰子恺

           ①今年的早秋,我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②这一群小学毕业生中,有我的女儿和亲戚朋友家的儿女。送考的也还有好几个人,父母、亲戚或先生。我名为送考,其实没有重要责任,一切都有别人指挥。因此我颇有闲心情,可以旁观他们的投考。
           ③坐船出门的那天,乡间旱象已成。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水车上,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一种伟观,人与自然奋斗的伟观!我在船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般情景,不胜感动。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解》等书中。我喊他们:“喂!抱佛脚没有用的!看这许多人工作!这是百年来未曾见过的状态,大家看!”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耶稣诞生时中国是哪个朝代?”“无烟火药是用什么东西制成的?”“挪威的海岸线长多少里?”
           ④我被他们难倒,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装着长者的神气对他们说:“这种题目不会考的!”他们都笑起来,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说:“你考不出!你考不出!”我虽老羞,并不成怒,管自笑(1)着倚船窗上吸香烟。后来听见他们里面有人在教我:“穿山甲喜欢吃蚂蚁的!……”我管自看那踏水的,不去听他们的话;他们也自管埋头在书中,不来睬我,直到舍舟登陆。乘进火车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一直看到赴考的前晚。
           ⑤赴考这一天,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噪醒,就起个早来送他们。许多童男童女带了一肚皮“穿山甲喜欢吃蚂蚁”之类的知识,坐黄包车去赴考。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到了晚上,许多孩子活泼泼地回来了。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那个题目难,这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议论纷纷,沸反盈天。
           ⑥他们每人投考的不止一个学校,有的考二校,有的考三校。大概省立的学校是大家共同投考的。其次,市立的,公立的,私立的,教会的,则各人所选择不同。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终于有一个学校录取案发表,我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就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在他们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成了他们抱怨的对象。终于他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回来了,回来了”,一声激动地呼喊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
            ⑦“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编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我在心中暗笑(2),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
           ⑧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  1923年写于杭州西湖招竖寺 (有删改)
    1.有人认为第①段中“到杭州来投考”的“来”应改为“去”,你如何看待?
                                                                                                  
    2.阅读③~⑦段,概括小学生投考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场景。
                                                                                                  
    3.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写了作者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1)                                                                                     
    (2)                                                                                     
    4.第⑥段中作者通过对孩子们神情举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们等待发榜的心理变化。请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他们心理的变化过程。
                                                                                                      
    5.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的理解。
                                                                                                      
    6.结合全文,联系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应考?
                                                                                                  
  • 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黄英,一个大巴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儿,她曾经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就读。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声乐训练的她,仅凭着自己对唱歌的爱好,对音乐的兴趣与执着追求,每天坚持早起在旷野里自己琢磨练习“海豚音”,天天坚持在家里听唱片,跟着清唱,慢慢练就出自成一派的“黄英唱腔”。就这样,她从学校唱到了县里的彩虹艺术团;从2007年的《唱响达州》走到了2009《快乐女声》的前三甲。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奋斗,终会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蜕变。
           要求:请以“追”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友情、幸福……请你停下脚步,细细去品味,慢慢去感受一番吧!
           请以“感受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