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然(  )    起(  )    而不舍(  )    兀兀穷年(  )
    尽心血(  )  乎不同(  )  慷淋漓(  )
  • 解释下列词语。
    (1)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不窥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hào) 结(níng) 气冲牛(dǒu)
    B.微(shuāi) 起(dié) 尽心血(1ì)
    C.高(ní) 补(jiào) 乎不同(jiǒng)
    D.水(xī) 果(shuò) 而不舍(qì)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结构严谨,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____________,表现闻先生______________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__________,表现闻先生_________的方面。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第二部分试题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粗部分的意思。
    (1)那时侯,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③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选文①、②两段引文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部分写了闻一多先生在古文研究方面的三个内容,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微(  )    慷慨(  )(  )    心贯注(  )
    气冲牛(  )  心会神(  )      仰之高(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第三部分试题
  • 名言警句填充。
    (1)他,是口的巨人。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兴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 下文的三处空缺,用哪一项填充,才能分别与前边加粗的语句构成最佳的对偶句

    [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们,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_______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______,杀人者终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民主有望
    B.人心异常悲痛  志不绝  急取民主
    C.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D.人民生活痛苦  半志昂  民主有望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各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闻一多的话展示了他怎样的人格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为什么独立成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一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气候怎样“塑造”人类
      人的一切,并非完全能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的“手心”里。
      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不仅与人的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欧亚大陆,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人的皮肤颜色黑黝黝的。为了抵御酷热的气候,他们的脖子很短,头明显偏小,而鼻子较阔,这样有利于散发体内热量。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常年太阳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又长,这里大多为白种人。.为了抵御严寒,他们往往生有一个比住在温、热带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鼻梁较高,鼻内孔道较长。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减少散热量。
      为适应高山稀薄的空气,山区居民的胸部突出,呼吸功能发达,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比沿海地区的居民明显偏多。气候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以我国为例,北京的年日照数为2778.7小时,武汉年日照数为2085.3小时,广州年日照数为1945.3小时,成都年日照数最少,仅有1239.3小时,所以这些城市居民的平均身高依次由高到矮。其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促进骨钙化和长粗长高的作用。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气温高,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性情易暴躁和发怒。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大部分时间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与别人朝夕相处,养成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忍耐力的性格。比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被人们称为“永不发怒的人”。居住在温暖宜人的水乡的人们,因为气候湿润、风景秀丽,人们对周围事物敏感,且多情善感,机智敏捷。山区居民因为山高地广,人烟稀少,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说话声音洪亮,性格诚实直爽。居住在广阔的草原上的牧民,因为草原茫茫,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风沙很大,所以,他们常常骑马奔驰,尽情舒展自己,性格变得象放直爽,热情好客。(有删改)
    1.气候是从哪几方面来塑造人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情______________;在寒冷地带的人,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格;生活在水乡的人们,性情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山区的人们,性格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句中的“并非”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