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信(dǔ) 鹏(kūn) (shì) 美(bì)
    B.挑(xìn) (wǎng) (jī) 藓(tái)
    C.雾(ǎi) 探(kuì)  (xù) (zhì)
    D.罚(chéng) 缩(wěi)   笑(xǐ) 言(nuò)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相形见拙  不容置疑 众目睽睽  精巧绝伦
    B.任劳任怨  慷概大方 浑然一体  仓皇逃窜
    C.沧海桑田  喜形于色 相辅相成   谋取暴利
    D.莫衷一是 美味佳肴 狼藉斑斑  急剧膨胀
               
  • 选出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敬畏自然》中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
    C.《旅鼠之谜》谈及北极旅鼠身上的几个奥秘,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
    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口普查员小张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
    B.霍老师总是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们心服口服
    C.本来就是他做错了,他不但不认错,还名正言顺为自己辩解。
    D.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小强同学常常废寝忘食地学习。
  • 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性学习考查。
      新闻一 今年 4月份以来,地处长江沿线的荆州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农田干裂,鱼塘缺水。截至 5月30日荆州八个县市区受旱面积已达 52 912万亩,旱情已导致洪湖水面缩小了
    108 平方公里,曾经是荷花的海洋,现在湖底可以行车走人。
      新闻二 2010 年7月8日至21日,荆州普降大到暴雨,长江水位高涨。连续暴雨导致全市188.64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7 人,受灾面积 28.09 万公顷,倒塌房屋 8 929 间,损坏房屋 19 478 间。专家认为,围垦占用湿地,滥砍滥伐森林,堵塞淤积水系,是洪涝不断的主要原因。
      新闻三 据悉,目前长江荆江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钾和大肠菌群,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长江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率低下。目前,已加强对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河道疏浚工作,在科学治理、统筹规划上拿出了具体措施。
    (1)阅读新闻一,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三则新闻事实,班上决定组织一个街头宣传活动,班长以对联的形式撰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有时涝有时旱须长远打算, ,要统筹规划。
    (3)如果你是这个街头宣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 60字左右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他铆完了一颗铆钉之后,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会儿。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喂-- 出来!”
      然而,他抬起头来朝天上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晴空万里,清澈如洗。他以为是刚才干得有点头晕了,产生了什么错觉。接着,正在他恢复到刚才的姿势,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1.“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结尾的叫声和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结尾来看,小说采用了什么结构?作者用这种结构来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应该从小说中领悟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9 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 111 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 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 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 1 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 11 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 30 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 2011 年 4 月 20 日《北京日报》,有删改。作者张田勘)
    【相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 60 亿吨,占用耕地达 5 亿平方米。全国 660 个主要城市中,有 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 6 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 440 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 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 90%,意大利为 74%,美国为 67%,法国为 45%,德国为 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 74%,日本为 72%,丹麦为 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 60%, 铁罐头盒回收率为 25%,玻璃回收率为 20%。
    1. 文章第①段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部分的作用。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段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限 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 9.0 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 (Sv),1 西弗 (Sv)= 1 000 毫西弗 (rnSv)=1 000 000 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 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 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 000~4 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 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线。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字宙射线,人体内的钾 一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地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 0.25 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 0.02 毫西弗,乘飞机旅行 2 000 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 20 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 0.5 ~l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 X 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 CT 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 3 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 等检查是利用 X 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 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 CT 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 X 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 1 000 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 350 人可能因照射 X 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选自《百科知识》2011 年第 4 期,有改动)
    1.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 000~4 500 毫西弗 (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线”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当你置身于青山绿水间,是否意识到花是有灵魂的,草是有生命的,水是有魃力的?面对自然万物,你有何感想,有何思考,有何回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你又有什么见解?请以“感受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