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六)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háo(     )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dài(     )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sh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摘自胡适《我的母亲》)
  • 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深恶痛疾  翻来覆去  能工巧匠  暗然失色
    B.诚惶诚恐  正人君子  鹤立鸡群  小心翼翼
    C.油然而生  神秘莫测  正经危坐  文坛泰斗
    D.广袤无垠  截然不同  藏污捺垢  花团锦簇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

    A.《阿凡达》刻画了外星土著人反抗地球人掠夺资源、侵占他们美好家园的斗争故事。
       修改:将“刻画”改为“塑造”。
    B.“知识工程”是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修改:在“进步”后加“为目的”。
    C.经过几天几夜的救援,使王家岭井下被困矿工115人成功获救。
       修改:删去“使”。
    D.文竹、吊兰之类的家庭盆栽植物,最好摆放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
       修改:删去“最好”或“比较合适”。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六)的第二部分试题
  •   根据你所学过的课文及名著,你知道图中的名人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对朋友的劝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积极响应政府创建文明城区的号召,在排队日到来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准备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市民对“排队日”的认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引起市民对“排队日”的关注,第一小组准备制作一条横幅悬挂在公交站台上,他们写出了前半部分,请你结合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把横幅后半部分补写完整。要求:与前半部分字数相同。
      礼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你在城市公交车站自觉退一步排队上车的时候,当你在车站售票窗口自觉退一步排队购票的时候,当你在医院门诊大厅自觉退一步排队挂号和取药的时候……你就为他人带来了文明,你就是文明的主人。
    宣传横幅:自觉排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小组在网络中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能使市民更好地排队,得出结论。
      材料一:在国外,为避免排长队时发生混乱,管理者一般用隔离杆将队伍组织起来。有些地方管理者会让排队者得知何时可以达到目的,如法国“蓬皮杜中心”用电脑自动计算,随时显示馆内有多少观众,这样到位的管理措施会使排队者了解自己大约还需要等待多久,心态就会比较平和。
      材料二:某报记者发现,现在虽然有的时候市民在等车时可以自觉排队,但车一来就抢着上车,秩序又变得混乱,实际上,改掉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日本形成排队习惯用了6年时间,新加坡则用了7年。推广“排队日”就是希望逐渐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
    ①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六)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望山(节选)
    贾岛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泻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诗中的“泻”字用得精妙,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宜: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呵护那一点点光
    林元亨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马路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走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被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照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了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旱就跟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孩子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的。所以,一朵花枯萎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也许这个孩子就是你、我、他,也许这位母亲就是你、我、他的母亲。这个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
    1.看见地上的蚂蚁,文中的母亲是怎样教孩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上学迟到的原因是什么?母亲用什么方法让他不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在课堂上偷看几张人体画的画册,这可是个恼人的问题,母亲是从哪个角度教育孩子看待人体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数第2段两个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请补写一句话嵌入第一个省略号处,使文句上下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后,用几句话评析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苦难的土地

      ①塔里木河,藏在荒凉沙原的褶子里,静静地流淌。偶尔,它发出幽怨般的低吟,那是哀叹雪山母亲赐下的乳汁般的雪水,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已经濒临干涸,不得不向姊妹孔雀河和开都河借水注入。这对它这样一条古老的河流来说,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耻辱,它有些没有勇气面对沿岸那些嗷嗷待哺的生灵——红柳、胡杨、禽鸟、狼狐,还有最贪嘴的长子人类。
      ②它只好十分低调地流淌,像一位犯了什么错误的女人,托着干瘪少汁的乳房,默默而苦涩地掩面而走。而河床两边,是狰狞的沙岸、裸露的枯根、呼号的禽兽……它们是些永远也喂不够长不大的孩子,终生终世都要揪着它那枯竭的乳房不松手。它们日夜围攻着母亲,龇牙咧嘴。
      ③哦,塔里木河,多难的河!
      ④我乘坐的车不久便拐弯驶离了它。可我心里,久久萦绕着那条河静静流淌的身影。
      ⑤半个小时之后,我面对了另一番大自然景象。
      ⑥胡杨林。塔里木河无力恩泽的子孙之一。
      ⑦如果说刚才的塔里木河令我哀伤,那眼前的这片胡杨林则使我一时有些慌乱,不知如何述说才好。
      ⑧这里好像经历过一场战争。倒的倒,躺的躺,站着的不是半枯就是已然死亡,为数不多还活着的,也已受伤不轻,抽出的绿枝稀稀拉拉,只是个象征而已。无论是站着的还是倒着的,每棵树都是十分粗壮,最小的也得两个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最老的躺在那里简直是个庞然大物,得由七八个人合抱才成,无法想象在这样一片黄沙滩上,怎么会长出如此粗壮的树来。而且,每棵树形态各异,生状死态互不相同。有的挺在那里,似乎是突然被什么从身后劈杀而死,连伸出的枝桠手臂都没有来得及收回,枝桠间张着血盆大口,黑乎乎的,好像在喊着什么;倒着的,也似乎心有不甘,枯根深埋在地里不肯断裂,从腿部扭曲地弯倒,裸露的胸膛空空的,尽管没有了心肺,可它的硬筋依然与外皮连结在一起,纠扭着伸展,宁死不屈地坚挺着;活着的则更像正在作战的勇士,迎着狂风恶沙挺起已经伤痕累累的身躯,舞动的绿色枝叶如号角般地咻咻作响,从龟裂的树皮皱脉里渗出些许血般的泪汁,淌进地上的沙子里很快板结成硬皮,好像要告诉敌人它流的血都是铁般的坚硬。
      ⑨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⑩倒下的每棵树都具有几百载的年轮,新起的活树也似乎做好再战几年的准备。这是一场自然界的生存和死亡之战。它们的较量,使日月无光,令人类胆寒。
      面对着这触目惊心的场面,我心生悲凉。
      我走过南方的热带雨林,走过北方的兴安岭原始松林,也走过中原稀少的森林,可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生存环境如此恶劣严酷的一片森林。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见到的这片胡杨林,比任何书本里描写的屏幕上展现的还要惨烈和悲壮。看着令人心疼,随之心生景仰,对它肃然起敬,咂摸着关于它的三个“千年”(活千年不死,死千年不朽,朽千年不倒)之说,胡杨,可称为树界之神。你捧起它的哪怕是一小块枯根,都不敢轻视。因为,在你手掌上它显得那么沉甸甸有分量,不像有些恶俗浅根那么轻飘;它干硬的纤维,会告诉你什么叫坚韧,什么叫耐久;它的年轮,千年不腐的清晰年轮,记载着它们王国往日的辉煌,那个美丽而富饶的楼兰国是何等的绿意葱茏,何等的林盖全野!
      我现在可以说,与其认定胡杨林是为现世的生存而战,还不如说它是为捍卫往日的荣誉而战,为历史的尊严和辉煌而战。它们的死亡和生存,绝对是一部史诗,一部绿色的史诗。
      我徜徉在这片胡杨林里,久久不忍离去。
      离开时,心里只剩下一种心愿,那就是祈求苍天把别处滥施的淫雨,移往这里洒一些吧,救救这条艰难的河流、这片苦难的树林、这方苦难的土地。
      一时间,仿佛真的要起风了,空气里也有了一丝湿润的气息。我紧闭双眼,不敢睁开,生怕惊醒这片苦难的土地思念了千年的无比脆弱的梦
    1.阅读第①~段,用词语概括“我”从看到塔里木河到离开胡杨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  )-(  )-(  )-景仰
    2.简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徜徉在这片胡杨林里,久久不忍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品析文末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跌宕着岁月的欢乐感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熟,成长是心智上的完善……
      请以“成长”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