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 短文两篇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父(  )   水(  )   颛顼(  )(  )   水(  )
  • 请写出句中加粗字的古今义。
    (1)、渭不足。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2)地绝。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 短文两篇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来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夸父逐日,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第一句中,可以看出夸父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本文表现了共工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工“怒”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行为带来了自然界的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 短文两篇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是否相同?应如何正确解释?
    (1)故
    水潦尘埃归焉                     故_______________
    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
    (2)至
    ,道渴而死                     至_______________
    幸甚哉,歌以咏志              至_______________
  • 填空。
      《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夸父是__________。《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__________,是__________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注)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_____________
    (2)元帝之                       异_____________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A.明帝问何致泣
    B.告此意,更重问之
    C.皆美于徐公
    D.策之不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_________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②东阿王:曹植。③大法:大刑,重刑,这里指死刑。④应声:随着(命令的)声音,立即。⑤然:同”燃“,烧。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注音并释义。
    (1)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尝_______________
    (2)大成者大法                           行_______________
    (3)煮豆持作羹                               羹_______________
    (4)萁在下然                               釜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选文中表现魏文帝对弟弟横加迫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表现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曹植这首《七步诗》的巧妙设喻和拟人方法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