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实验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第一~六单元)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以“深圳PARTY”为主题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武文艺表演在深圳世界之窗景区拉开(wéi)幕。展现中国多民族大家庭多彩和睦的歌舞《欢聚》激情澎湃,花式管乐队和五大洲歌手联(    )表演的《来吧》动感十足,由爱尔兰武踢踏、美式踢踏、中国式踢踣共同演(yì)的《青春节拍》铿(    )有力,汇聚了京剧、武术、杂技等中国国粹的《中华神韵》神采飞扬,不断将表演推向高潮。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接抱坠楼女孩的见义勇为之举,让获救女孩一家人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B、著名运动员刘翔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他不断突破自己,成为亚洲田坛的骄傲。     
    C、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D、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安市老百姓经常挂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   华兴中学学生会下发通知布置社区服务活动事宜,通如正文中有两处语病,一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修改。    
      ①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社区服务的重要日的是使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⑧全体同学明天上午8点到新华社区开展服务活动,④活动时间为半天。⑤活动的内容是敬老院。⑥主要活动有三项:跟老人谈心,给老人表演节日,为老人打扫卫生。⑦我们将努力使敬老院蓬荜增辉。
    (1)第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实验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第一~六单元)的第二部分试题
  • “腹有诗书气白华”,请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2)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关雎》)   
    (4)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5)考场上的你正在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只要你“_____________”,相信成功就在眼前!(请用《曹刿论战》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6)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因此,人类应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正如孟子所言:然后知_____________。
    (7)这天清晨,阔别祖国二十载的张叔叔在我的陪同下登上了凤凰山顶,看着雾霭中的这片土地.他不由得潸然泪下,吟诵起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北京时间6月4日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在罗兰加洛斯展开女单决赛。中国金花李娜以2:0战胜卫冕冠军——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她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位捧起法网女单冠军奖杯的中国人。罗兰加洛斯球场上第一次奏响中国国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实验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第一~六单元)的第三部分试题
  • “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绍兴人”综合实践题。                 
    (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不超过15个字)。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碗池——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愚公移山
    (节选)
      河曲智叟关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曹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固不可(    )    
    (2)子子孙孙无穷也(    )   
    (3)何而不平(    )   
    (4)河曲智叟以应(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钢构的故乡(节选)
    刘醒龙
      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
      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最沉静的呼唤。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不得母乳的模样。
      因为故乡的孕育,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
      书上说,团风是1949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出击地。书上又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忾的军队,却同室操戈时常火并的必争之地。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
      著书卷,立学谎,想来使不少后来者多费猜度。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生非的源头。苏轼当然不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却断断不会不知乌林之所在。苏轼时期的乌林,在后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乌林一直成为鸟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乌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孟德的英雄际会场所了。
      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
      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土地上,走向他乡的长辈。比如父亲,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名显赫的林姓人家织8年土布和洋布的男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小小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大事的伟人,作某种关联。
      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
      首先是母亲。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的团风街上徘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昕到,在那条街的某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虽然旧的痕迹消失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命初期的孤独凄苦。当年那些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搂着她的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陪着那些被族人用私刑冤毙的游魂。一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成了并非英雄母亲的虎胆,夜复一夜地盼到天亮,将害怕潜伏者抢劫的阴森祠堂,苏醒成为翻身农民供应生活物资的供销社。
      其次是父亲。父亲的故事,父亲本人只说过一次。后来就不再说了。他的那个1948年在汉口街上贴一张革命传单,要躲好几条街的故事,便是从1967年的大字报上读到的。那一年,第一次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幻梦中出现过的小路上,听那些过分陌生的人冲着父亲表达过分的热情,这才相信那个早已成为了历史的故事。相信父亲为躲避“文革”斗争,只身逃回故乡,那些追逐而来的狂热青年,如何被父亲童年时的伙伴,一声大吼,喝退几百里。
      还有一个故事,它是属于我的。那一年,父亲在芭茅草丛生的田野上,找到一处荒芜土丘,惊天动地地跪下去,冲着深深的土地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我晓得,这便是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已经离开的奶奶。接下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所以,再往后,当父亲和母亲,一回回地要求,替他们在故乡找块安度往生的地时,我亦能够伤情地理解,故乡是使有限人生重新诞生为永生的最可靠的地方。
      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
    1.文中第二段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感受。
    2.请指出并简要说明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品味文中加粗句子的含意。   
      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写出三方面“难以置信”的事,以及这些事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情。   
    难以置信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人在午少的时候,总盼望走出故乡,而“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题。
    穿不过父亲那一片海
    孔庆东
      父亲叫孔宪之,生于1925年,属牛,属得其所,一辈子是个牛脾气。
      父亲填表“文化程度”一栏,写的是“初中”,其实他念的是私塾。他看不起现代教育,但知道“初中”比“私塾”好听。他自幼学的是“三百篇”和“四书五经”,留给我最珍贵的遗物,就是一册《朱子格言》和几册“四书”。
      父亲认识很多生僻字,拿根棍子往地上一写,全楼都不认识,于是个个敬佩:“人家老八路,就是有文化呀。”父亲很得意,经常翻着本《四角号码字典》查来查去。我上小学前就会查四角号码了,“横一垂二三点捺,又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用四角号码查字,不但使我能够迅速记住字的结构,而且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上了北大中文系,见古典文献专业的基本功里,有一项就是查各种工具书,听到几个同学念念有词地背着“一横二竖三点捺”,我觉得十分好笑。被现代教育看做很高级的东西,其实人在童年就可以掌  握,谁说教育是越来越“进步”呢?后来再听他们背“一横二竖三点捺”,我就接着捣乱说:“四关五马六张飞。”
      认字读书的功夫,我很快就超过了父母,写字却是我的软肋。小时候是“大划拉”,现在是“划拉大”。我父母的字在一般人眼里,算是写得很好的。母亲的字比较秀丽,带点小资气息;父亲写毛笔字起家,后来改用钢笔,所以他的字工整规矩,藏锋转笔都一丝不苟,如同部队出操。父亲经常骂年轻人的字“写得跟狗爬似的”,这个我没法反驳。
      有一次,他骂骂咧咧了一阵,见我不理他,忽然放低了声音说:“你那个字儿写得乱七八糟,将来你批文件儿,让下级笑话。”我由此知道,老头子原来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希望他的儿子当官呢。我虽然颇有看不起老头子之处,但对他一生从不溜须拍马,是暗自敬佩的。
      父亲一生基本没有对我说过软话,但他的行动不自觉地透露出很多掌心化雪的爱意。我从学龄前一直到大学,都挨过他的打,但我注意到,他从来不曾打过我的要害有两次把木棍打折,都是因为我的肩膀太结实了。
      还有一次,我凌空捏住他打来的拳头,霎时觉得自己的劲太大,如果捏得他拳头动不了,那是很让他没面子的,我就暗自松了一点劲,让他的拳头还是打到我的肩窝:他似乎觉察到了,垂下丙手,沮丧地转身走了。过去,他打我骂我,我都毫不屈服,但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很不孝,真想回到童年,毫不反抗地被他打哭,然后听他醉醺醺地斥骂,反正骂完了就吃饭呗。
      父亲长期每月挣48元钱,母亲挣38元钱,除去正常家用,家里大部分钱都被父亲用在了吃喝上。父亲喜欢吃肉,而买肉是要肉票的,所以,他三天两头跟朋友下馆子,多数是他付钱,还振振有词:“我来,我来,我家人口少,你嫂子从来不计较,家里啥也不缺。有钱就花呗。”
      假如我或者母亲在街上撞见父亲喝酒,他会叫上我们一起吃,趁机向我们灌输他那套“人活着就要多“吃多喝”的歪理邪说。这时候,我觉得他的话虽然不对,但态度是很亲切的。他打骂我,主要是因为我顶撞他或者不给他面子,其实他是非常以我为自豪的。
      每个学期的家长会,他都抢着去。母亲要去,他就反对说:“你懂个啥?你会说个啥?”父亲理了发,抹点头油,穿着他最好的衣服,威而不猛地坐在家长群里,等着老师表扬他儿子。回来一边喝酒一边转述:“今天,三个老师一共表扬了你五次,不要骄傲啊。”
      我单独跟父亲在一起时很少,时间长点的,一次是跟他“蹲牛棚”,一次是跟他回山东为祖父奔丧。记得小学三年级,学校布置了捡榆钱的任务,每入三两,干部半斤。父亲十分罕见地带我去逛了一天的动物园,一边看动物,一边抢榆钱。中午在草地上吃面包、红肠和松花蛋,我喝汽水,他喝啤酒,我们爷俩没有什么话,坐在报纸上,各自想心事。我发现父亲沉默的时候,变得比平时更加魁伟,似乎身体里有一片我所不知道的汪洋大海。
      我经常总结别人,但我总结不了父亲。古人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前一句是我的心情,后一句则是我的处境。     
    (选自2011年第16期《今日文摘》)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父亲“一辈子是个牛脾气”,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父亲的这种脾气?请找出来,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他自幼学的是“百篇”和“四书五经”,留给我最珍贵的遗物,就是一册《朱子格言》和几册“四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捏得他拳头动不了,那是很让他没面子韵,我就暗自松了一点劲,让他的拳头还是打到我的肩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似乎觉察到了,垂下两手,沮丧地转身走了。”他觉察到了什么?你能想象一下父亲此刻内心的心理活动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让“我”练字,是出于望子成龙的思想,是盼着“我”日后能当大官。   
    B.父亲经常翻看《四角号码字典》,目的是为了查找生僻字,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学问。  
    C.文中的父亲对儿子教育方式很粗暴,而且还喜欢喝酒吃肉,作者在文中虽没有明确地表示反对,但内心中是很怨恨父亲这样做的。   
    D.父亲经常抢着去开家长会,是因为他内心是以“我”为自豪的。
    5.文中的画线句“他打骂我,主要是因为我顶撞他或者不给他面子,其实他是非常以我为自豪的”,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题目和文中的哪句话相呼应?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前一句是我的心情,后一句则是我的处境。”作者在文末引用古人话语的用意是什么?读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在印度新德里有一条穷人街,穷人街的孩子没有钱,不能进学校读书,整天在街上游逛。试验者为了探明穷人孩子是否有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便在墙上开了一个小洞,洞的大小正好能嵌迸一台电脑,洞的高度和孩子的身高差不多。孩子只要触摸,就可以上网,但必须用英文。这一装置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新奇感,大家围拢在一起讨论起来,有的还动起了手。一个星期过去了,有少数几个人触摸到了门道。两个星期过去了,不少孩子初步学会了用英文上网。三个星期过去了,穷人街上的孩子,你帮我,我帮你,几乎都会用英文上网了。
      故事后面有三个问题:他们在学校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他们在接受教育吗?回答是“不知道”。他们在学习吗?回答:“是的,他们在学习。”
      请你从上述材料阐述的教育问题中,提取观点,结合自身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可以叙述故事,发表见解,抒发感受,但所写内容必须和所给材料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