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小信未孚(fú) 吾视其辙(zhé)乱 亡(wáng)以应 昳丽(yì)丽
    B.又何间(jiàn)焉  期(qī)年 无穷匮(kuì)也 蒹葭(xiá)
    C.望其旗靡(mǐ) 惩(chéng)山北之塞 君子好逑(qiú) 箕畚(běn)
    D.朝(cháo)服衣冠 荷(hè)担者三夫 宛在水中沚(zhǐ) 左右笔(máo)之
  • 辨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
    ① 妾之我者,畏我也(    )
      徐公不若君之也(    )
    ② 明日徐公来,视之(    )
      我与城北徐公美(    )
    ③ 河曲智叟以应(    )
      今亦死,举大计亦死(    )
  • 指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A.面刺寡人之过
    B.公与之乘
    C.操蛇之神闻之
    D.故克之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中加粗词古今意义没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可以一战
    B.妇左右莫不私王
    C.今齐地方千里
    D.毕力平险
  • 对下列特殊句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何以战”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以何战”,同时它还是一个省略句。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C.“甚矣,汝之不慧!”是省略句。
    D.“帝感其诚”是被动句。
  • 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B.《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此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校录编订。
    C.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赋、比、兴三大部分。
  • 根据提示按原文默写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关雎》)
    (3)《曹刿论战》一文交代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对移山成功信心十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描写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险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岁月如歌”的活动中,你将完成下面任务:
    (1)【自我激励】坐在中考考场的你,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拥有过成功的荣耀,也曾遭遇过失败的沮丧。请你自选角度真情创作一则格言激励自己。(温馨提示:不能抄袭名人名言)
    我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恩难忘】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下这一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回忆!(100字以内)
      例:这几天,我咳嗽得厉害。今天课间,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学生奶。班主任来了,双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到我跟前,说:“我帮你热热。”几分钟后,一杯温奶递到了我手中,喝着美味无比的牛奶,我心里暖洋洋的,望着老师,我笑了,老师也笑了。
    我写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点调查】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得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包括理工中专)的看法。
    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关?”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不超过6个字的句子概括2、3段文字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邹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事设喻,将国事和家事联系起来,达到讽谏的目的。他是如何委婉劝说齐威王的?试作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间词语表明齐威王纳谏除蔽的过程。成语___________就是出自本文。
    4.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泯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趋:奔赴。④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1)身厚币以招贤者(    )
    (2)孤之也(    )
    (3)燕国殷富(    )
    (4)燕王吊死孤(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笑
    王虎林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禀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风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前后文,将第⑥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本文列举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选文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选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一次次愉快地走进了“雨、青春、书籍、小说、音乐、孔孟文化、初中生活、风流人物”的世界。沉醉于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兴味盎然的事物曾让我们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如:昆虫、花卉、乒乓球、小提琴、集邮、兵器、民俗风情、科学小发明、户外旅游、亲情友谊……
      请以“沉醉于____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