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
      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sè)的探出头,这是个晶莹(tī)透的午后,我拖着铅重似的双腿迈进这个(jiǒng)迫、破落的家。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忽然,又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滑向空中,暗黑的屋里,一个苍老的面容(hè)然呈现在我面前,憔悴而失落的目光游离在我脸上,失败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梦想,我和父亲面面相觑,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 找出下面语段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他不但多次到香山堪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词辛劳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等地,考查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水光山色、参天古树熔为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文内容填空。
    ①在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__________。(《一面》)
    ②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③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___________》)
    ④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⑤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⑥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
  • 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只修改一处)。
    ○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纪律好、学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一切老师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句话。
      朋友是快乐日子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出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恰当的一组
    [     ]
    ①我鼻子里_________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②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_________。
    ③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_________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④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_______,这是荒园,……
    A、居然  柔软  决定  鉴赏        
    B、陡然  温柔  奠定  鉴赏
    C、竟然  温柔  决定  欣赏        
    D、陡然  柔软  奠定  欣赏
  • 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一位小记者,即将采访学校的一位优秀语文教师,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做采访时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中以声衬静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文言文阅读,完成1-6题。
      《赵普》片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吏事(         )    手不卷(        )    户(      )  鲁肃过寻阳(       )
    2、根据上下文判断,对《孙权劝学》一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3、写出下列语句的基本意思。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赵普刻苦读书:手不释卷,请你再写出两条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或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我的老师》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侯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侯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悲伤。这时侯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侯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中的“反对派”的引号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一段第一句话,有下面几种理解,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提,但为了丰富文章内容还是写上了它。
    B、“不知”值不值得提”是说事情太小了,“那时还占据过我的心灵”是说自己小时侯不懂事,就当成大事了。所以给老师找了麻烦。
    C、“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强调了事情小,而“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写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5、“这时侯蔡老师援助了我……”教师处理学生中的纠纷,是不会带有倾向性的参于到学生的纠纷中去的,可“援助”一词却又似乎表明老师已介入了这场纠纷。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我的处境值得同情,老师援助我说明她慈爱、公平。
    B、“援助”只是我对老师行为的理解,反映老师对我的爱护及我对老师的感激。
    C、老师虽无意介入,但从客观上讲,她还是介入了。因为她“援助”了一方,批评了另一方。
    6、这一件事,作者写得比较详细,其原因是(       )
    A、这件事是我儿时的一件重大事件。
    B、这件事最能反映老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老师的感激。
    C、这件事情节复杂,略写了会交代不清。
  • 阅读赵丽宏的《蝈蝈》,然后回答问题。

      (1)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扎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2)“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3)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蔗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4)“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5)“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     
      (6)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7)“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8)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9)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10)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11)“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12)两个孩子睡眼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13)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14)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      
      (15)“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16)“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17)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18)“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19)“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20)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声…… 
      (21)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住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     
      (22)“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1、本文的线索、顺序各是什么(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分条概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老人为什么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笼子真的是咬破的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与开头对应起来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春天里,精神焕发,催人奋进。春天里,有对过去的怀念,有对未来的幻想。春天里的情怀,旖旎多姿,春天里的故事,暖人心脾。请以《春天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