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重庆市綦江区九年级语文仿真模拟试题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言而喻     争辨     别出心裁    迫不急待
    B.鳞次栉比     静谧     眼花潦乱    不加思索
    C.叱咤风云     澎湃     重峦叠嶂    抑扬顿挫
    D.充耳不闻     恣睢     因地治宜    孤陋寡闻
  • 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寒(jìn) (zī)孜不倦 (jiǒng) 宿(xiù)
    B.噪(guō) 相形见(chù) (zuò) 据(jié)
    C.(xí)取 (shì)才放旷 (suī) (qì)
    D.旁(wù) 然无累(kuò) (bīn)临 (jiǎo)幸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2012年人教版重庆市綦江区九年级语文仿真模拟试题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 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各组加粗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徐公何能君也  郡下,诣太守      
    B.臣之客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先走 
    C.徐公不君之美        更役,复若赋 
    D.能谤讥市朝   生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3.将上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朝服衣冠(          )         
    (2)今齐地方千里(        ) 
    (3)臣之妻私臣(        )       
    (4)王之蔽甚矣(        )      
◎ 2012年人教版重庆市綦江区九年级语文仿真模拟试题3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许多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们无不欣慰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赵翼《论诗》中的诗句答)
    (2)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6)《望岳》一诗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的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你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  
    (10)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春望》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1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哕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选自《青年博览》作者陈大俭有改动)
    1.第①段中画线旬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把心一横:“20就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②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③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④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本文的说明层次是___________:先介绍钓鱼岛的___________,再介绍钓鱼岛的渔业资源情况,接着介绍钓鱼岛的___________,最后介绍钓鱼岛的主权归属情况。
    2.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
      【材料一】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亿桶至1574亿桶之间。有人曾经预言,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第二个中东”。
      【材料二】 1785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日本部分用淡绿色,而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①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撼。
      ③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⑤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1.第①段画线的句子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永恒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人就四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全文,作者对读书提出了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请写出你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书名或一篇好文章的篇名(课内外均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思想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 一个作文。
      (1)请以“有句话一直留在心底”为题写一篇文章。
      (2)一位哲人告诉我们:“人,最成熟的思想是懂得感激;人,最高尚的思想是懂得感激;人最理性的思想是懂得感激……”可见,感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境界。请你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以“感激”为话题书写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