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语文同步单元卷下册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qiú)须 (jiǎo)悴 (wō)行 (kàn)望
    B.(chán)弱 (chàn)水 (qiān)绳 (dǎo)霉
    C.(hái)骨 (xiàn)阱 (xiào)喘 (ké)嗽
    D.万(lài) (wèi) (lín)峋 (jùn)岭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绽出 郑重其事 遣责 不屑置辨
    B.发腻 虚张声势 家眷 来势汹汹
    C.堕落 甘败下风 汗青 随声附合
    D.停滞 不缀劳作 懒惰 为富不仁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代表队不堪设想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轻轻的薄雾,使这山城显得格外山清水秀
    C.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千钧一发之际,后继部队终于赶到了。
    D.对同学的热心帮助,他始终耿耿于怀,牢记在心。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________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②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________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③难道这都是真的吗?他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________想出来了。他一直在向北偏东走,他已经离开狄斯河,走到了铜矿谷。
    ④江流人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_________,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A.辩解 获得 竟然 卑鄙
    B.争辩 荣膺 毕竟 卑微
    C.辩白 取得 然而 卑下
    D.争论 荣获 马上 微小
  • 默写填空。
    (1)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3)我歌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4)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5)古诗文中有很多表达身处逆境而心怀天下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中有不少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语文同步单元卷下册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请依照下面的例句,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要求:①与例句句式相同;②上下文语意连贯;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写: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要求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5个字)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郝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郝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郝老师能批改好,好让张琳后天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郝老师时,对郝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其中一部,也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20字以内。
    名著:《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准备做一次街头调查,请为调查问卷“武汉市民认养树木现状调查”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绘制的图表。请仔细观察并比较两组数据,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图表所包含的信息。
    某公园认养树木及回访树木人数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河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语文同步单元卷下册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年初,小林和朋友一起认养了一棵树。周末他想约朋友一同去为认养的树木施肥剪枝,可朋友因学习紧张不想去。小林觉得认养是一份爱心,照看是一份责任,这时他会对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永远的鹤
    聂鑫森
      ①太阳渐渐地西斜了,夕阳的余晖洒遍了偌大的一片湿地保护区。水如胭脂,而一小块一小块并不相连的洲土上,萋萋芳草也被染上了一层醉人的嫣红。那些丹顶鹤,或在水边觅食,或在洲土上尽兴地起舞,或振翅高飞,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长唳。
      ②年轻的谭立,一个人在嘹望竹楼上,整整守望了一天。师傅杜三早饭后,驾着船领给养去了。他要把船划出湿地,三十里的水路啊,再泊船上岸,到镇上把给养和报纸挑回船上,然后又划回到这里。回来的时候,天就落黑了。
      ③临走的时候,杜三对谭立说:“你给我瞪大眼睛,好好地看住这些鹤,得防着那些盗鹤贼。”
      ④谭立说:“师傅,我都做了三年的护鹤工了,你放心吧,保管一根鹤毛也掉不了。”
      ⑤谭立就这样守了一天,拿着望远镜看了一天,盗鹤贼连个影子也没有,却让他越看越感到孤单、寂寞。公鹤、母鹤成双成对,互相嬉戏,互相唱和,情意绵绵。而他呢,至今还没有女朋友,整个湿地保护区,除了师傅杜三和他,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⑥忽然,谭立听见有凄厉的鹤唳声传来,拖得很长,带着颤音。谭立大吃一惊,拿起望远镜仔细地搜索起来。他看见在三百米开外的一片浅浅的水面上,一只母鹤的细腿似乎被什么咬住了,正在拼命地抖翅挣扎;旁边的一只公鹤,焦急地胡乱扑打翅膀。这是怎么回事呢?
      ⑦谭立操起一把木桨,顺着竹楼的梯子飞快地奔到地面,再蹿到水边,解开船缆,“咚”地跳上船,然后着力地划起桨来。小船绕过一块一块的小洲,迂回着朝母鹤的方向划去。虽是暮春时分,风凉嗖嗖的,但不一会儿,谭立的后背就渗出了一层热汗。
      ⑧小船划到离母鹤大约十米远的地方,水浅得载不动船了。谭立停下船,把鞋、袜、长裤脱下来,跳到水里,水不深,但很清澄,看得见水底密密匝匝纠结在一起的绒绳般的丝草,像柔软的绿绒毡毯,很小很小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在上面。他突然明白了,肯定是丝草缠住了母鹤的细腿,越挣扎缠得越紧。他一步一步朝母鹤靠近。公鹤见有人来,“呼”地飞了起来,母鹤吓得更加惊惶地鸣叫。
      ⑨“你们怕什么,真不懂事,我是来救你们的!”
      ⑩水渐渐深了,底下软软的。踩在厚厚的丝草上,脚板心痒痒的,好像被柔软的手指搔着,搔得他身子直发软发酥。
      终于走到了母鹤的身边,就在这一刻,他感到身子猛地往下沉去。水先是到了膝关节,再往上漫,漫到了大腿根,再漫到了腰部。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让他猝不及防。他慌了——分明遇着沼泽地了!他想挣扎着把身子往上抬,身子却沉重如铁,依旧往下沉去。他挥舞着双手,想抓住什么……惊骇的母鹤尖利地叫着,凄凄哀哀。他冷静下来,伸出手去抚母鹤的细腿,从上向下,伸向鹤的趾爪,果然是被丝草缠了一道又一道。他迅速地扯断那些丝草。母鹤也似乎明白了这个人是来解救它的,变得很温驯,眨巴着眼睛感激地望着他。丝草都扯断了,谭立双手托起母鹤的身子,往上使劲一送,母鹤就着力张开翅膀腾空而起。
      水,已经淹到谭立的脖子。
      他仰起头,公鹤和母鹤哀鸣而飞,围绕着他,一圈又一圈。
      他心里突然有了某种冲动,想和鹤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呢?鹤又听不懂他的话!他想他可以做于是,他高高地举起右手,把五个指头并拢,再把并拢的手指弯成一个直角,就像鹤的长喙。“你们懂了吧,我也是一只鹤!”
      谭立的身子继续往下沉,水没过了他的头顶,一直淹到他右手的肘关节,才似乎落到了实处。水面上留着一截“鹤”的脖子和“鹤”的喙,凝然不动如一座望天的雕塑。
      不久,在湿地保护区的门口,出现了一座用不锈钢铸造的雕塑:一只向上高举的手臂,五指并拢弯成鹤喙的形状……
    1.小说中的鹤唳之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引发了主人公谭立的一系列行为。请你认真阅读5~15段,依次填空,每空四字。
    (1)丹顶鹤:互相唱和→___________,惊惶鸣叫→__________→盘旋哀鸣  
                                
     (2)谭立:孤独守护→焦急搜索→____________→冷静救助→ ___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小说第1段,说说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第7段对主人公谭立的行动描写非常精彩。行动描写离不开动词的运用,请选择第7段画线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谭立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难之际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请从小说11~15段中选择让你感动的情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感受。(80~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北京的四合院
      ①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②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元世祖忽必烈把土地分给京城的官吏们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的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③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④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并观天”的成语。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而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
      ⑤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
      ⑥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活动。
      ⑦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的原因之一。
      ⑧北京四合院能在历史上存在数百年,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住宅建筑难以并论的优点。今天,当都市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兴起的时候,人们——尤其是世代生长在京华的老北京人,会对四合院产生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
    1.结合全文,说说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④段中详细说明南方四合院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结合文章,说说下面两则材料印证了北京四合院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大量的建筑,就有数不清的百姓住宅。元代曾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材料二四合院所用花木还颇有讲究,多要求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而且最好还有某种象征意义。四月开春粉红的海棠花与雪白的梨花,使庭院满堂春意,棠棣之花还象征着兄弟和睦;石榴虽不能遮荫,但其花其果的艳红却给庭院带来富贵色彩;枣花虽不显眼,但秋季挂满枝头的红枣也十分讨人喜爱,而且“枣”与“早”谐音,与石榴的多子结合在一起还有“多子”“早生贵子”象征家族兴旺的吉祥意义。
    材料一印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印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①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记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③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的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④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到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气、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炊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⑤找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⑥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鳞次栉比、日新月异)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⑦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孙,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做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已……
      ⑧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⑨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⑩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心尖上打上了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支香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1.概括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①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第⑩段作者所说的“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加粗的“节节拔高”可以换成“鳞次栉比”或“日新月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也有人说,炊烟的消失,是一种进步。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命值得审视与感悟,生命值得欣赏与敬畏。
      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所以写内容必须与话题相关;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