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涌(    )    青(    )    哑(    )    窄(    )  
     hóu(    )咙    悲fèn(    )    lí(    )明    海xiá(    )
  • 选出并修改病句。   
    A.春夏之交的江北水城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课文《我爱这土地》中,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嘶哑:声音沙哑。悲愤:悲痛愤怒。   
    B.汹涌: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C.腐烂:有机体因微生物滋生而破坏。深沉:沉着。   
    D.海峡:夹在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
  •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 阅读《我爱这土地》,完成习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请分别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行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准确抱握诗歌中“鸟”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巢(xué) (zài)   斤斤计(jiǎo)   
    B.解(pāo)  时(zhàn)    顿开(sè) 
    C.脑(suǐ)  (bō)     附会(qiáng)
    D.酝(niàng) 酬(yìng) 扣人心(xián)
  • 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我也应该用__________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___________的河流。   
    (3)连羽毛也___________在土地里面。   
    (4)乡愁是_________矮矮的坟墓。  
    A.沙哑 悲愤 腐烂 一座   
    B.嘶哑 愤怒 腐朽 一方   
    C.嘶哑 悲愤 腐烂 一方   
    D.嘶哑 愤怒 腐烂 一座
  • 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读课文,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诗中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河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乡愁》四个小节实际上就是四幅图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这四幅图命名。   
    第一节:___________;第二节: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第四节: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乡愁》按时间顺序抒发了作者由有家难回到有国难归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又丰富。
    C.《乡愁》写作者思念亲人是虚,写思念祖国是实。作者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十分具体。   
    D.《乡愁》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上,而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诗中的“土地”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酌“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这只鸟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   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冬天的芭蕾》一文,回答1~4题。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厉厉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去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了;“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金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短,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1、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