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去领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
    (1)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出自《论语》、《孟子》?请举例说说。
    《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孟子》中记载了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请填写下表。
    姓名
    主要思想
    哲理名言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孟子
    性善学说(向善):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恭敬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民本思想:“仁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曾领孟子搬了三次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无处迁”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按要求答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揭示画面含意并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孔子和孟子被尊为“圣人”和“亚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你又对他们有多少了解呢?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孔子名____,字____,____时期____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_______和_______。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______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他所创立的____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至今仍流传着颂扬孔子的民谚:天下文官祖,累代帝王师。
    (2)孟子是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家,名______,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宋、滕、魏、齐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______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母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的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注意立论要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