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 
    (1)(yòu) _____于语言的隔(hé) _____,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2)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xū) _____什么。  
    (3)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bó) _____ 的盲人。 
    (4)两个字就把葫芦形容得晶(yíng) _____可人。

  •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内。  
    (1)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拨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    ) 
    (2)把当时走街窜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    )  
    (3)比如卖一种用沭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    (    )  
    (4)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历动人。(    )

  • 选词填空。   
    (1)特别出色的是那种____的吆喝。  
    (2)甚至有的乞丐也____地编起快板。   
    (3)“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形容得____。
    A.合辙押韵  B.油嘴滑舌  C.晶莹可人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的第二部分试题
  • 体会加粗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 下面一段话中标点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

    囿于语言的隔阂①洋人只能欣赏器乐②其实③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④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为什么“我”听到“卖养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上文已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    
    B.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现了作者幽默调侃的用意。     
    C.因为“卖养麦皮”的叫得太难听,“我”趴在地上就听不到了。
    D.因为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荞麦皮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所以“我”特别害怕,“吓了个马趴”。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的第三部分试题
  • 品味下列描写“吆喝”的语句。
    “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行好的——老爷——太(哎)太”  “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1.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介绍的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详写的是________,更喜欢________的吆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介绍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本文段的一个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试再写出两条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单之蔷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能够延续下来?我猜想原因有二:一是汉语文字的简洁。汉字是单音节,一字一音,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复杂冗长,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方便;二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需要户籍制度配合的郡县制,所有的人要登名造册,中国人的姓便得以流传、普及和巩固。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渐地”。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上前19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如果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
      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1.根据文义概括中国人的姓氏具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
                                                                                                                        
    2.简要说明,并分析姓氏的兴盛与消亡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如果要为中国的姓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那么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申报的主要理由。
                                                                                                                        
    4.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写法,举例分析其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