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台阶综合能力测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选择下面注音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凹(dàng)  (kǎn) 水(yán) (jiāo)
    B.泥(jiāng) 落(zhuó) 汗(tǎng) (yǐn)
    C.旺(shèng) 性(nián) 尬(gān) 骨(kuà)
    D.悟(xǐng) 午(shǎng) 叽(gā) (dan)
  •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台阶综合能力测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③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⑤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⑦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下列语句。
    (1)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⑥段中的加粗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台阶综合能力测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我的母亲
      当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劳动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子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时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需自早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锅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文中加粗的“这样”一词,指代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选的文章写了几件事?各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姐是母亲的右手”这句话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父亲
      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一点点火星儿了没有,我从灶门前拿来一把柴,点燃放在火坑里,干柴越燃越旺,暗暗的小屋顿时亮了。
      火光映红了父亲的脸。这就是我的父亲?!黄得发黑的脸,就像一块没了水分的树皮;高高的颧骨,下巴显得有些尖,两眼陷进了眼眶。一身皱皱巴巴的衣服沾满了黑泥巴、灰土,光着脚拖着一双没有鞋带的破球鞋。他还没有醒,睡着了的脸上没有笑容,大概是累了吧。
      望着眼前的父亲,我心里酸得发疼,不禁又想起那难以让我忘怀的情景来……
      记得那是快开学的时候,家里本来就十分困难,父亲还是硬要我去上学。我知道,父亲是个文盲,他怕我将来跟他一样。为了挣到足够的钱让我报名,父亲和几个大人去离河边不远的小坡上抬石头卖给船主。他们洪亮的号子震动着我的心,我知道那号子虽说洪亮,却也有苦涩。那天,在树阴下,我看着他们干活。突然,父亲晃了几下,脚下一滑,重重地坐在斜坡上,哗的一声,父亲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坐着从斜坡上滑了下去,身后的小石头子纷纷向下蹦,一片烟尘。滑了约七八米,终于在一块大石头前停下,身后蹦来的石头撞在父亲的背上、膀子上。人们见了,一个个张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也嘿嘿地笑起来,笑得像哭,笑得我心里一阵接一阵地疼……几天后,我从父亲手里拿走了所有的钱,只报了名,还欠着钱……
      火很旺,大概把父亲的腿烤疼了,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他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一个瘪了的烟盒子,扔在火里,摸摸另几个口袋,什么也没有,便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皱着眉,像在思索着什么。
      “爸,学校又催钱了。”
      “没钱!”声音又重又涩。
      屋外传来了几声喊声,叫父亲去上工,父亲又要到那危险的斜坡上开山卖石。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拖哒、拖哒……”渐渐远了。
      父亲似乎真的老了。
      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
    1.“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句话中为什么用两个标点呢?体会其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的内容属于什么记叙方式?试概括本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朱自清的《背影》类似,本文也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似乎真的老了”,这里运用了“似乎”“真的”一对矛盾词语,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处“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为什么对父亲的“老”又再次产生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