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国宝—大熊猫》课时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危
    ( )日 
    璀璨( )
    ⑦繁( )
    ③浩( )
    ⑧笨( )
    ④孤( ) 
    ( )维 
    ⑤分( ) 
    ( )息
  •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词语。(加强词语的积累)
    (1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形容快乐到了极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形容水势盛大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逐渐增多或增广____________________
    (6 )弯着指头计算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国宝—大熊猫》课时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征)
    (1)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摸”。《尔雅》一书中有“摸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 )
    (2)……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眼镜。( )
    (3)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
    (5)大熊猫通常以竹子为主要食料,偶尔也吃一些其他食物,如玉米秆、幼杉树皮、竹鼠等。( )
  • 从各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括号内。(在阅读课文中慢慢积累)
    (1)温驯 俊俏 活泼
    大熊猫长相( ),神态( ),给人以优美、( )的感受。
    (2)悠然自得 喜爱 摇摇晃晃 笨拙 漫不经心
    动物园里饲养的大熊猫,喜欢嬉戏,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 )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 )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 )的身体,( )地在草地上玩耍。种种举止神态,惹人( )。
    (3)惊扰 灵活 灵敏
    它的听觉非常( ),受到( )时,就非常( )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国宝—大熊猫》课时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调整下列语序,体会段落的内部联系。
    ①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
    ②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
    ③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
    ④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
    ⑤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下列词语中“负”的意思。(理解一词多义)
    (1)忘恩负义( )
    (2)最负盛名( )
    (3)不分胜负( )
    (4)身负重任( )
  • 给下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根据语义,选配关联词)
      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读书应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就可能对必须仔细研究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很可怜的一点收获。( )两种方法不可偏废,应该巧妙结合。这( )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可以说是一种读书艺术。
  • 阅读课文《国宝——大熊猫》9~15段,做后面的题目。

      大熊猫如今在我国分布地域十分狭窄,仅见于四川省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省秦岭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那里人烟稀少的森林地带,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但有的却是缓坡连绵,起伏不绝。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杂以多种竹类。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1.请用一句话概括9~13段的说明内容。(准确概括各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7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注意题干中的“主要”二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中说,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请找出来。说说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开放性题目,要多联系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熊猫虽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但是也有适应环境的一面,所以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请从文中找出有关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3段“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中两个“非常”强调大熊猫的什么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14段运用哪两种方法具体说明仔熊猫的少和小?请具体说明。(了解所采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这几段文字的说明内容,说说大熊猫属于珍稀野生动物的原因。(只要列出要点,如下边所列第一点,具体内容不必写出)
    (1)大熊猫分布地域十分狭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