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版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均的《山中杂诗》中通过写鸟儿和云彩,来描写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写的《竹里馆》一诗中表达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意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  (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祷qī  
    B.污huì 
    C.妒jì  
    D.歌lí       
    斑斓    
    suí
    pài
    屏障         
    气冲牛dòu   
    一拍既合    
    鞠躬尽瘁 
    痛chì    
    锋芒毕露 
    来势汹汹  
    人迹罕至  
    杂乱无章  
  • 下列加粗字释义完全正确的一组
    [     ]
    A.赏(鉴定)  死而后(停止)  兀兀年(贫穷) 
    B.怪(荒唐)  杂乱无(章节)  家喻户(了解)  
    C.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锋芒露(毕竟)      妇皆知(小孩子)  
    D.古(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乎不同(差得远)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TBODY>

  • 下列各句加粗成语使刚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D.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 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2)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 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古诗文。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 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    
    泯然众人矣  (    )    
    主编《资治通鉴》(    )    
    ④俟能讽诵乃(    )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邑人奇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    
    D.卒之为众人
    (3)翻译下列句子。   
    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余闻之也久
    (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木兰诗》片段,回答问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①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了这场战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l—5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 ,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 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l930年到l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7)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 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利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 第一步。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1)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2)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3)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 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 
      (4)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5)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6)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     
      (7)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置头复原如初。     
      (8)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8)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
    1.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    
    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两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     
    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     
    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     
    D. 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5.“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你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请给自己一个微笑!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人有一个甜甜的美梦。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同绕话题,可以记叙经历,叙说故事,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情感;     
         ②字数控制在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