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2)远芳侵古道,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4)__________________,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5)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C.虽然实验失败了,但是大家并不气馁,因为我们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D.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虽然比其他感官多得多,但有的是其他感官所不能获得的。
◎ 2011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①处句子缺施动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开创”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改变模样”表述不够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与欣赏:
    呵,中国心
      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qíng sù(    )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颗巧克力就归你。”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 哦,这时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他摇头。我故意追问一句:“你不想吃吗?”“想。”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但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chānmián(    )不断。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呵,中国心!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越寇侵占的者阴山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因扫雷器坏掉了,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 能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它,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呵,中国心,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儿女们不知盒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去打开时,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一点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高开苦难的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是惜我无法再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yí hàn(    )……”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积累下来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
      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 远离祖国的地方。可他还是深深地juàn liàn(    )着祖国,热爱着祖国!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呵,中国心,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1.在文中的括号里按注音填上汉字。
    2.文章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用一句话概括。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记叙为主,中间穿插适当的议论、抒情,请找出由三个事例而引发的议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三个事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老华侨”离开故土时带走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引用歌词在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的试卷准备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是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极力开口,但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他也很想说,好像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他狠了狠心,他走上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处走呢。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1.这段文字选自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你还知道老舍先生的哪些作品?总结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祁瑞宣教师上的这一堂课,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同以往有何不同,请分别用两个词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祁瑞宣老师的反常表现在什么地方?这种反常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
    “民族的春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痛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课》与本选段都是通过________反映作为亡国奴的痛苦心情,前者通过_______
    __反映感情,后者侧者于_________,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侧重于_________描写,而对祁瑞宣则侧重于_________描写。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加粗的字:
    (1)齐人也,坐______________
    (2)吏二缚一人王____________
    (3)其味不同________________
    (4)今民生长齐不盗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1)齐人固善盗乎?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回击楚王的?从中可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请记叙一件你亲历的爱国实践活动或爱国行为的见闻,并就此谈谈你对爱国的见解。
      要求:①记叙时,注意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题目自拟,不少于5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