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  )想  (  )笑  酝(  )  (  )骨  
  • 横线上填字完成词语。
    __ 人听闻  __径通幽  变本加__    __ 然长逝
    获益__ 浅  心旷神__     具体而__      珠联__
  • 先改正下边广告中的错别字,然后说说你对这一类广告的看法。
    乐在骑中(摩托车广告)____改为____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____改为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老弟,我是教授!”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请问朱自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依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分别以“悲伤”和“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词填空。
      音乐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它的功用在于:______人的鉴赏水平,______人的性情,______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______人奋发向上。
    A.提高  B.净化  C.陶冶  D.推动
  • 选出在括号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
      “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 ),有灾必( ),有难必( ),有求必( )。
    A.应、帮、救、出
    B.出、救、帮、应
    C.应、救、出、帮
    D.出、帮、救、应
◎ 2011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古诗词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__________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照、翁卷、徐玑并称“__________”,著有《清苑斋集》。
    2.诗歌前两句写景,为我们描绘出__________。
    3.“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__________衬__________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 文言文阅读。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时,妇手拍儿声  不知木兰女郎
    B.时齐发,众妙毕备  忽然抚尺下,群响毕绝
    C.妇抚乳,儿含乳啼  含乳啼声
    D.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  举世闻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众宾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翻译下列句子。
    (1)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粗的句子描写的是什么?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 《羚羊木雕》中语段回答。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未给我的。它一直   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苦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     )(A.盯 B.看 C.望)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_______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_______,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朋友]! 
    1.选择恰当的词填在在括号里。
    2.在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横线上。
    A.慢慢  B.静静  C.平静
    3.爸爸、妈妈对”我”送掉羚羊这件事的反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选择最佳答案( )
    A.怕“我”一个人出门胆小,要陪“我”去。
    B.怕“我”有情绪,陪我去,可以减轻“我”的反感。
    C.说是“一起去”,实是逼“我”去,非要讨回羚羊不可。
    D.“一起去”说明事态的严重性,告诫“我”千万不能把贵重东西送人。
    5.“我”是不是真的“没有理由了”呢?你的看法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为什么妈妈听不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后答题。
      ⑴“伟伟,你的新伞呢?”我一跨进家门,妈妈劈头就问。“妈妈,珍珍的旧伞被大风刮破,淋湿了全身,到我们家路口时,我的新伞借给她了。”我轻描淡写地说。
      ⑵下午,珍珍来还伞,妈妈撑开伞东瞧西瞅,发现了芝麻粒儿大的一个小眼,立刻沉下脸,瞥了一眼珍珍,走到我跟前骂道:“死丫头,叫你爱惜点,爱惜点,你瞧瞧!”从那以后,珍珍再也不来我家做作业了。
      ⑶有一天,妈妈突然问我:“伟伟,你最近跟珍珍闹意见啦?”我不知妈妈这话的意思,没有回答。妈妈又说:“乖伟伟,听妈的话,今后,要跟珍珍好一点,请她常来玩,噢!”
      ⑷哦,妈妈已经理解我们之间的友谊了,我真高兴!
      ⑸又有天放学后,我一跨进门槛儿,妈妈便拿起一把崭新的红尼龙折叠伞塞给我,说:“伟伟,给珍珍送去,她准喜欢。”
      ⑹我莫名其妙,迟疑地说:“这,这,有必要吗?我和珍珍好,从来没互送过东西。”
      ⑺“傻丫头,就是死心眼儿,她爸爸现在是副厂长了!你跟她女儿是好朋友,今后……”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生日,快给她送去!”
      ⑻哦,原来如此!妈妈过去是车间主任,而珍珍的爸爸是一名普通职工,现在却倒了过来。
      ⑼“快去快回,好孩子,妈妈在家给你煎荷包蛋,快呀!”
      ⑽我无可奈何地接过伞,双脚不由自主地挪出了家门。
      ⑾“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量着这把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最后,我终于转回身,朝自己家走去……
    1. 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
    2.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
    3.将⑺段中省略号所省略的意思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快给她送去!’”这句话表明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妈妈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来的。
    6. 联系全文,伟伟为什么没把伞给珍珍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九十九分的苦恼》,然后回答问题。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2.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1)于是就有________(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________(走 冲 迈)进门来了。
    3.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妈妈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苦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5.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题目:《我的最爱》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