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新疆阿勒泰地区石河子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气(pò)  
    B、育(pǔ)  
    C、障(píng)
    D、山(yān) 
    (huì)  
    罚(chéng)
    (hán)  
    头(pèi)  
    (bài)  
    悔(ào)   
    长(zī)   
    头(gǎo)
    住(gěng)   
    (jì)     
    痛(zhì)    
    (xié)  
  • 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的括号里。
    (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坚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  
     (2)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景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   
    (3)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  
     (4)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州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
  • 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 2011年人教版新疆阿勒泰地区石河子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诗歌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D.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匀民族的/屏障。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表达了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了他们对祖国深切的热爱之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进的过程 ,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 诗词名句填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王维的《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自己宁静、淡泊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 2011年人教版新疆阿勒泰地区石河子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综合学习与探究。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某班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探寻黄河文明]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那里有流传很久的历史传说故事,有古老的战场,这些都是黄河文明的见证。请你跟随班级一起走近黄河文明,列举黄河 文明的历史事实。(各列举一例)
    我列举的历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积累的有关黄河的古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传承黄河文化]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有许多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都与黄河有关,请各列举一例。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保护黄河母亲]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两岸百姓对其近乎漠视的污染和掠夺日日威胁着这条母亲河 的健康。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为保护母亲河提出两条建议。  
    我的计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画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_____,“钥匙”指的是_____________,   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 麦尔先生___________的心情。
    3、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  )   
    A、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
    4、画线句③是_______________(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5、画线句④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补出文中横线上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木兰回家后喜不自禁的心情的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1)赏赐百千( )                              
    (2)出相扶将( )                               
    (3)木兰不用尚书郎( )                              
    (4)当窗理云鬓( )
    4、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对木兰荣归故里的情形写得很详细,而对木兰十年征战生活写得却很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
    永远的—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好像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也乘机钻进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_____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_______地望着他。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冰块铁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到操场上去,站好。 ”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⑦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衫。衬衫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⑧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⑨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一番话:“在教室里,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 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永远的一课。
    1、解释文中的词语。   
    (1)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A、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落 神态自若 惊恐
    C、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飘 判若两人 惊诧
    3、文章第①~⑦段的内容归纳如下:_______________;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___,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
    4、文章揭示欧阳老师给学生上这“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用意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 住了。
    B、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C、外面好像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D、厚实的衣服像冰块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