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精编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    )     担(    )     箕(    )   妻(    )     始(    )     穷(    )
  •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之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损魁父之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暑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而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命夸娥氏二子二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无断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始龀,跳往助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帝其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______,释义: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通______,释义:_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______,释义:______   
    (4)-厝朔东    通______,释义:______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不同含义。
    (1)年九十(    ) 焉置土石(    )
    (2)且置土石(    ) 无陇断(    )
    (3)妻献疑曰(    ) 如土石何(    )   惧不已也(    )   
    (4)冀州南(    ) 汝不惠(    ) 操蛇神闻(    )
  • 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_____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目标是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大家拥护的文字是__________。
  • 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粗词的词义。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序号
    例句
                             词义                  
    (1)
    河曲智叟以应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3)
    亦死,举大计亦死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精编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的第二部分试题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也。     迂:________  
    (2) 汝心之固,不可彻。     固:________  
    (3) 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________  
    (4) 惧其不也。     已:________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原文语句填空。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_______”,邻人之遗男也“_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_______”。
  •   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庞大,运土路程遥远,有什么作用?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庞大,运土路程遥远,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精编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的第三部分试题
  • 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题。
      读完《愚公移山》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你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根据争论回答问题。
      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   力,太缺少经济效益了?还不如带领子孙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乙:搬家是逃避现实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     
      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     
      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挖山。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
    (1)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站在争论的哪一方?理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得少于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愚公移山》学习中得知,“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请根据这一知识,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_______   
    (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_______   
    (4)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 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___   
    (2)汝之不    惠:______________   
    (3)帝其诚    感:______________   
    (4)明年    越: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不已也/真无马邪   
    B.山不加增/水落石出者   
    C.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吾欲南海/辍耕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文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