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广东省揭阳市普侨区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2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桃花源记》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4)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_____。(梅尧臣《鲁山山行》)
    (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今年7月17日就是杨绛先生的百岁华诞了。想到先生对知识的渴(mù)______;想到先生一手提菜、一肩背几个蜂窝煤,步行来往于住所及学部京城的大街上,不再乘公共汽车去展示阴阳头的(gān)______尬的情景;又想到推板车的老王来看她,她送老王直直地下楼,得知老王去世(è)______耗的情景……先贤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正是杨先生啊!杨先生一百岁了,多么希望她再活一百岁呀!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胡编乱造。
    B.课余时间,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卡拉OK等体育活动。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广东省揭阳市普侨区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郦道元)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沿阻绝(顺流而下)
    B.乘御风(奔驰)
    C.夏水陵(河岸)
    D.引凄异(连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广东省揭阳市普侨区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并回答问题。
    DNA证据也可以伪造
      (1)在调查刑事犯罪时,DNA证据都被视为“如山铁证”,被普遍用于证明嫌疑犯是否涉嫌犯罪以及释放被错误定罪的无辜者。可是,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DNA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以伪造,DNA证据并不完全可靠。
      (2)科学家表示,如果犯罪分子进入DNA数据库,他们就可以不通过提取个人身上的任何组织而“制造”出与数据库内一个人的DNA相符的DNA样本。弗兰肯博士是该研究的领导者,他在《国际法庭科学杂志:遗传学》网络版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通过伪造DNA证据,任何一个生物系大学生都能伪造一个犯罪现场。”论文指出,当下DNA分析检测技术已经成了司法的重要一环,但是DNA证据被伪造的可能性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3)研究人员指出,伪造DNA检测结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首先需要获取一个微小但真实的DNA样本,然后通过“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将微小的样本放入大量的DNA里。虽然通过一根头发或附有伪造DNA的饮料杯就可以在犯罪现场“嫁祸于人”,但是通过这种扩增技术伪造出来的血液或者唾液样本会更为可信。
      (4)第二种方法则依赖于DNA分型,通常该分型被安置在一个法定的数据库里。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盗取DNA分型数据来伪造DNA样本。一般的数据库都是储存DNA中的13个片段来分辨信息来自哪一个人。而科学家通过复制每个片段上的一小段DNA信息,就可以另外组成一个庞大的DNA数据库,只需把各段DNA信息加以组合,就可以伪造出任意一人的DNA。据悉,只要收集425个不同的DNA片段,就足以组合成随便一个人的DNA信息。
      (5)DNA证据可以伪造,只是弗兰肯众多发现中的一个。美国法律分析家科恩对此表示,对于通过DNA检测来收集信息的警方和军方人员来说,这项研究成果是个“可怕的消息”。(作者:鹏致,选自《海外文摘》2009年第12期,有删节)
    1.犯罪分子如果想逃避惩罚,有哪些方法来伪造DNA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DNA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伪造,DNA证据并不完全可靠”中加粗词语“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说明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1)父亲一定有心事。
      (2)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3)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4)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弊象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5)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6)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7)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8)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锟饨担的敲梆声。
      (9)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10)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11)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12)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13)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 ,去帮我买包烟吧。
      (14)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15)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16)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7)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18)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19)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20)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21)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22)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23)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24)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25)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26)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27)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1.文中第(4)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文中(11)~(20)自然段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23)自然段划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心结,父亲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A段短文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题目: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__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