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
    心会神(níng)____
    目不(kuī)____园
    (jiǒng)____乎不同
    无(xiá)____及此
    (lì)____尽心血
    深(xiāo)____灯火
  • 给加粗的字注音。
    高( ) 补( ) 气冲牛( ) 然( ) 起( ) 而不舍( )
  • 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弥高: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
    一反既往:________________
    (3)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
    (4)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目不窥园:________________
    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正向占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4)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
  • 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出自他的诗《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写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期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你怎样看待闻先生的行为?能不能“两耳既闻窗外事,读书学习不耽误”?谈谈你的看法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入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选文是抓住闻一多先生言行方面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闻一多先生说的哪句话体现了他“是以生命作为代价”这一点的?请用波浪线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段中的“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是指声音的高低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你概括文中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做的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爱迪生传(节选)
      81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识。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20度的各州中所产生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个伟大而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60年的物理学,而我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而现在他在佛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7个助手临行前,已经收集并试验了945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10多年以前,即1915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假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大战过后,爱迪生接受福特的建议,于1927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
      爱迪生心想:“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橡树需要经过那么些年,才能采到橡胶,如果像杂草那样,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那就好办了。”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行研究。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3000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对14000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胶乳的植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1928年,这个老发明家继续努力地试验。他说:“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物!”“我希望产量能增至100天10磅,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如果工作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
      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征,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当此项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胶。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点24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伟大人生旅程。
      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3天后的10月21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雷的家的大橡树下。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黑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他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1.文章开头写爱迪生81岁诞辰时纽约的友人举行欢宴,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废了任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而爱迪声连生日那天都在工作,你认为他算精神健康的人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