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评价的第一部分试题
  • 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     ]
    A.步(duó) 暗(huì) 意(qiè) 尽态极(yán)
    B.视(chēn) 然(càn) (zhú) 浑身数(xiè)
    C.拉(zhuài) (shì) 弱(lèi) 怏不乐(yàng)
    D.悲(chuàng) (chuò) (hè) 忧心忡(chōng)
                                                        
  • 请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误字,并加以改正。
    当之无亏  锲而不舍  义愤填鹰  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兀兀穷年  望乎所以  人声鼎沸 
    人迹罕至  再接再励  鸦雀无声  昂首挺胸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_____________;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_____________;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_____________;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_____________。
    A.叱咤风云的盛怒
    B.无限的哀愁
    C.低回婉转的娇羞
    D.无边的喜乐
  • 请将下列戏曲人物与其脸谱对应起来。
    A.张飞(  ) B.关羽(  ) C.托塔李天王(  ) D.美猴王(  ) E.曹操(  )
    a.紫脸 b.金脸 c.白脸 d.红脸 e.黑脸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评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照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写上有关的诗句。
    (1)“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的意思在清代学者赵翼《论诗》一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也有表现。
    (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对与旧友重逢时缭乱处境的悲哀和对唐王朝衰落命运的感慨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两句表现了出来。
    (3)在《木兰诗》中,“关山度若飞”可以用这首长诗的另外四句诗表现出来,这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著导读。
      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1)上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
    (2)“我”的名字是___________,外祖母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
  • 请你拟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要求语言精练)
    示例:①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②青花漫漫,请您手下留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问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________   
    (2)于材人远矣: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仲永之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
    B.未尝书具  默而
    C.父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
    D.忽啼之  予尝古仁人之心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___________”,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 。
    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义,谈淡“父之过”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评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居森林翼龙
      ①中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在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隐居森林翼龙”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②“隐居森林翼龙”的意思是隐藏、居住在森林中的翼龙,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翼龙的树栖生活方式。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睛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③森林翼龙的翼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年轻个体。这一新的翼龙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翼龙,也是白垩纪最小的翼龙,比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未孵化的翼龙胚胎(翼展约27厘米)还要小。
      ④翼龙是生物演化史上第一个成功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曾经控制中生代天空1.6亿年之久。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隐居森林翼龙”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加粗的“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扇门
    周海亮
      ①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光(a)。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c)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说,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摘自2009年3月10日《青年博览》)
    1.文中画横线的a、b、c三句写阳光变化,其实是在暗示少年的心理变化,请你选用4个字的词语分别概述少年当时的心理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内容上看,“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门”,可以理解成哪些门?联系全文,分别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下文。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有删节)
    1.文章开头引用胡总书记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是什么?两者紧密结合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用现代汉语表述这句话,并说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选角度,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读万卷书”的年龄段。读书固然重要,“读万卷书”尤为可贵。但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这有悖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如果要你补上“行万里路”这一课,你该怎样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你任选一道作文。
    (1)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不容易做,但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容易做的事也变得容易做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做,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相信你也有这样的体验。
      请以“________不容易(或:________容易)”为题写一篇作文。(空格处可填入“帮助他人”“战胜自我”“拒绝诱惑”……)
      要求:①将题目补写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5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
         ④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牵挂”为题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5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