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登上地球之巅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践(lǚ) 匐(pú) 息(zhì)
    B.峰(diān) 嵌(xiāng) (nàn)
    C.崔(wēi)  (kuò) 进(màn)
    D.养精锐(xù) (xiào) 立(sǒng)
                                    
  • 下列各组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
    A.蓝天 健将 支援 携带
    B.摄影 消耗 支撑 攀登
    C.缓慢 砭骨 漫长 崎岖
    D.迸散 付出 艰巨 辩认
  • 对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进行评点。
    (1)他用双手进岩缝,脚尖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刘连满)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了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登上地球之巅1的第二部分试题
  • 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体力_______巨大。
    A.消费  B.花费  C.消耗  D.浪费
    (2)(三人)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_______路途。
    A.辨认  B.辨别  C.分辨  D.辨析
    (3)因为他们正_______着一项多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啊!
    A.背负  B.肩负  C.负重  D.担任
    (4)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_______地呼啸着。
    A.凄凉  B.凄惨  C.凄苦  D.凄厉
  •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金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夸张)
    B.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排比)
    C.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比喻)
    D.现在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比喻)
  • 填空。
      《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中国著名________,前任新华社社长,高级记者。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描写了登山队员在登山过程中所面临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大困难。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登上地球之巅1的第三部分试题
  • 假如你是登上顶峰的三位队员中的一员,返回时,你读到刘连满同志的短信,你会有怎样的想法?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读着短信,又会产生怎样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现在,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
      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1.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攀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都面临哪些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二两段写出了登山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4.最后一段中加粗的词“终于”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的文字体现了队员们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利伟:祖国期待你凯旋
      ①今天,阒寂的天宫迎来了一位新的访客!
      ②今夜,璀璨的星空中多了一颗明亮的星。
      ③从___A  ___,到___ B ___;___ C ___ ,到___ D___,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几乎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今天,“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航天员开始遨游太空。杨利伟,你作为第一名造访“天宫”的中国人,是否感觉到了亿万中华儿女在即将千年梦圆时那遏制不住的激奋!
      ④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已经等得太久太久。因此,当新中国的太阳高高升起,共和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便夸父逐日般地投入了航天——这一充满梦想的事业。航天城,航天港,火箭,飞船,还有那时刻与你保持联络的航天测控站……这些只有极少数发达国家才有能力研究建造的载人航天系统,今天已奇迹般地出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而此时,有着科技城堡之称的4艘远洋测量船,也正从浩瀚的大洋上追踪着你的航迹,随时把你太空旅行的足迹,传递给千千万万关心着你、关心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人们。
      ⑤有人说,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⑥尽管,在太空中,你不是捷足先登者。但是,你代表的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一个最早萌发飞天梦想,一个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箭的伟大民族。她曾向世界贡献出包括火药在内的对人类文明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四大发明。你的太空之行,使中国成为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在航天技术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时,全世界都会从你的太空旅行中清晰地发现,中国,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⑦是一项科技的奇迹,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你,就处在了这个奇迹的顶点,就是这座丰碑的见证人。
      ⑧这是你的骄傲,更是祖国的骄傲。
      ⑨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人类的航天器已经访问了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并对大部分行星进行过反复的勘测。建立月球基地和登陆火星也已进入具体研究阶段。你的太空之行,标志着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从此又多了一支新兴的力量。
      ⑩今天,人类已进入一个享受“太空文明”所带来的成果的时代。但是,正像你所深知的一样,人类对于太空的认识和利用才刚刚开始。浩瀚无际的太空,神秘辽远的宇宙,还有无穷的秘密等待着人类的探索和发现。今夜,当我们仰望你所驰骋的星空,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与远古先民们一样的渴望与期待……
      而你,就令人羡慕地站在太空探索的最前沿。人类最古老最大胆的梦想,正在你和你的同行们的身上一点点地变成现实。
      从陆地到海洋,从天上到太空,人类探索脚步的每一次延伸,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牺牲。正是那些勇敢的先行者,不断引领人类探索的步伐。杨利伟,作为人类造访太空的又一位使者,作为新中国飞天第一人,祖国期待着你凯旋!你挑战未知世界的勇气,无疑会给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而那些用智慧和创造把你和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高高擎举起来的人,同样也正在续写着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选自2003年10月16日《现代快报》)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语句恰当地填入文中空白处。
    ①远古“嫦娥奔月”的传说
    ②明代幻想家万户乘坐绑在一起的47支火箭开始人类首次飞向空中的尝试
    ③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面对长空发出的“天问”
    ④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第④段中的画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中加粗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中加粗的“认识”和“利用”这两个词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3年前,中国登山健儿历尽艰辛最终完成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创举,43年后的今天,杨利伟作为第一名造访“天宫”的中国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请结合选文和课文《登上地球之巅》,谈谈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