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
    轩xiè(       )     lòu(      )空       鸣钟击qìng(      ) zhēn(      )酌         
    (      )俗    (     )幕    重(         )叠嶂    盘曲(       )峋       
  •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     ]
    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
    ②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
    ④河上是五座(     )的汉白玉石桥。
    A.标准   欣赏   崇拜    美丽      
    B.标志   品味   看重   精致
    C.标本   鉴赏   推崇    精美      
    D.范例   赏析   喜欢   玲珑
  •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装。崇山峻岭,是       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       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      着的曲线。
    A、流动        B、屹立      C、翻腾
  • 修改病句。
    ①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关系到能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我们大家都提高了思想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           )
    ③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
    ④屏风就是一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       (           )
    ⑤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注视行人,千态万状……                (           )
    ⑥按屏的建筑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             )
    ⑦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            )
  • 诗句默写。
    ①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日暮乡关何处是                    
  • 文学常识。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              ,他是中国              家,教育家。
    ②《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是           。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              》,童话集《               》。
  • 仿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造一个句子。
    例句: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简明得体,有说服力的话。
      临近中考,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抓得更紧了,真是分秒必争,这样体育活动课又要泡汤了。    
      学生:老师,下节是体育活动课,我们出去踢会儿球,行吗?    
      老师:不行,我要考试。    
      学生:老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那也不行,马上联考,怎么 一天到晚就是想着玩。    
      学生:老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那,我考试怎么办?    
      学生:老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好吧,要注意安全。    
      学生:谢谢您!
  •   下面是一则某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报道稿,文中连用3个“战胜”,行文显得单调。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2个“战胜”的同义词语分别填入括号,替代文中加粗的“战胜”,使用词准确且富有变化。
      今天进行的中学生男篮预选赛中,一中队以72比60战胜十五中队,十八中队以68比56战胜(    )八中队,二中队以98比42战胜(    )十一中队。
  • 阅读理解。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在原文中划),并概括第二层中的四个小层的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各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大拱的两肩上,有两个小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追求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皆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 的。    
      (乙)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 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甲)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词语应是(  )、(   )、( )、(  )。
    2.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特征,(甲)中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_________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
    3.(乙)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中“艺术”和“技术”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事物应注意合理的安排说明的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________顺序。从《苏州园林》全文的结构看,这两个文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关系。
    8.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中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有着重要作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表达的语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因为这些词语用得极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    
    ③“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一句中的“又”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①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③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④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⑤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1.选文第一段主要引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三段为什么要强调在中轴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四段的层次怎么划分?其结构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出这几个选段的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