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夏蚊成雷,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童趣》)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泰戈尔《金色花》)
    (4)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                                      。(郭沫若《静夜》)
    (5)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 下列加粗汉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shùn)间 (xuē) (cù) 获益(fěi)浅
    B.宽(shù)  (zhuàn)记 (zhǎnɡ)水 忍俊不(jīn)
    C.(pá)窃 (děi) (zhuó) 烧杀抢(lǔ)
    D.(zhāo)见 (zàng) (qiào) 结实(lěi)累
                                                                   
  • 根据拼音写汉字。
     bēi______微 洗zhuó_______ 烟cōng_______ 风声鹤lì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人体有关的文字,组成四字成语。
    ____晕____眩
    ____开____笑
    ____惊____跳
    瘦____嶙峋
    问____无愧
    弱____强食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紫藤萝瀑布》——宗璞——散文——《铁箫人语》
    B.《理想》——流沙河——诗人——《流沙河诗集》
    C.《秋天》——王家新——诗人——《预言》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丹麦
  •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话,并在答案中用横线标示出这三个词语。
    备选词语:各得其所  荫蔽  称职  定然  神通  潺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阅读后的收获。
      有个齐国人特别喜欢打猎,可是费了很多时日也没有猎获野兽,回到家觉得愧对妻子儿女,出外觉得愧对邻里朋友。他思考自己打猎一无所获的原因,是因为所带的猎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的猎狗,但家里穷没有钱。于是就回家努力耕地,结果家里就富了,家里富裕了就有钱买来好猎狗,有了好狗就屡屡能打到野兽了。因此他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与友行   期:_____________
    (2)后乃至   去:_____________
    (3)相而去   委:_____________
    (4)下车之   引: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写出句子省略的内容。
    示例:(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1)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2)(        )待君久不至,(        )已去。
    (3)(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文中介绍“元方时年七岁”,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本文另拟一个能反映故事主要内容的题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 筝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⑥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⑦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⑧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⑨“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⑩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文章第①段中“我”感到“惊异和悲哀”的原因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加粗的“这天空”指何时何地的天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中加粗的“只得”一词反映了“小兄弟”当时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说说文章交代“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这一情况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敲  门
      ①“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
      ②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③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区于是在这个楼道里,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
      ④老人的身体很硬朗,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情况,只是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还有一次,中午的时候,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这时候来敲门,难道这孩子今天没上班?高高兴兴地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
      ⑤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道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吱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
      ⑥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簿,记不得她家的电话,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他也只好这样想了。
      ⑦晚上11点多,他们一家才回来。在楼道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再一想,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再说吧。
      ⑧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他赶紧跑去打开了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
      ⑨“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了什么事,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道间的脚步声,就想着可能是你们回来了,这就上来看看。好了,放心了。”
    1.文章第①段中“他”与“她”约定敲门的节奏,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章第②段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选取 “推销员敲门”这一素材,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加点的“果然”能否换成“竟然”?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以“感谢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提示:(1)“感谢”意为因受到对方的恩惠或帮助向对方表达谢意。想一想:我们从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物那里得到过哪些恩惠?哪些人曾经怎样帮助过我们?
       (2)题目中的“你”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