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biān____策 ②shòu____猎 ③ dǎo____告 ④绵yán____    
  • 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人类文明成果_____的盛会。它_____了人类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智慧,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_____在一起,沟通心灵,共谋发展。
    A.汇聚       
    B.荟萃       
    C.凝聚
  • 下列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通过这些灯光艺术展品,使低碳节能技术完美地融入西塘千年古镇风情之中。
    ②为了做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诗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湾《次北固山下》直接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但在应试教育和电脑普及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写字的水平普遍下降。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我建议”节目就“我们的字怎么了”展开讨论。建议人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强化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并在中考和高考中对书写较好的考卷酌情加1-5分。现场嘉宾中赞成者和反对者各抒己见。针对建议人意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代文阅读。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我”对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的第三部分试题
  •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那些秘密
      (1)5岁那年,镇里来了个马戏团。父亲得到消息,就急忙带着他去看热闹。到了才发现,表演场地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2)父亲就把他举起来,骑在自己的脖子上。那场马戏,足足演了两个小时。
      (3)少年的时候,他和一个小混混到镇长家偷东西,被镇长的两个儿子逮住。最后他居然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事后,他得意地夸耀自己混出了名头,连镇长的儿子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4)他哪里知道,从不在人前弯腰的父亲,在镇长家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5)20岁那年,他已考入南方一所大学。那年寒假,他没有回家。父亲从北方来看他。他说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一直很照顾,要请大家吃顿饭。父亲拍拍胸脯说,再穷也不能欠人家的情,这客得请。他选了一个大饭店。结账时,父亲要将剩饭剩菜打包,他很尴尬。父亲急忙解释说,扔了可惜,家里养了两条狗,拿回去喂狗也是好的。父亲当天晚上就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6)他不知道,父亲在饭店结账后,只剩下车票钱。两天两夜的行程,父亲靠那点剩饭剩菜挺到了家。
      (7)父亲千里迢迢给他背去一袋大米,不巧,他和妻子外出度蜜月。当他们回家,发现父亲正坐在门前的楼梯上,,手扶着米袋打瞌睡。那天,父亲把粮食背过来后,待了一会儿就回去了。他还抱怨着,大米多得都吃不了,干吗费力气背这东西来呢?
      (8)他不知道,年近六旬的老父亲,扶着那袋米在他家门前的楼梯上等了一天一夜。
      (9)那年“五一”长假,他带着妻儿一起回乡度假。北方的5月乍暖还寒,小女儿看到门前的池塘里有小鱼,叫嚷着让他去捉。他犹豫着,正要下水,看到身形佝偻的父亲脱掉鞋,挽起裤腿就下水了,就急忙说:“爸,您快上来,别着凉。”父亲笑着说;“没事,不凉不凉。”但他一只脚刚伸到水里,一股钻心的刺痛就传遍了全身。
      (10)他一直不了解父亲,直到自己做了父亲,才发现父亲对自己撒了那么多谎。他不敢想象,父亲这一生,有多少自己未知的秘密。
      (11)这世界上有一个人,他把所有的卑微、屈辱都藏进自己的心里,然后,以一座山的形象挺立在我们面前。这个人就是父亲。
    1、第(3)段中“他居然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的实际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父亲要将剩饭剩菜打包”时,他为什么感到“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中说“直到自己作了父亲,才发现父亲对自己撒了那么多谎”,根据本文来看,父亲对儿子撒了哪些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他”,现在让你对你的父亲说上几句话,你将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行(          )
    (2)去后至(          )
    (3)相而去(          )
    (4)下车文(          )
    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从:跟随。  ②苦:苦恼。  ③渴:迫切地。  ④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义自(           ) 
    (2)苦渴无(           ) 
    (3)当三余(           )
    (4)夜者之余(           ) 
    2、翻译下列语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请你以《那一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记叙文,可适当议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