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第一部分试题
  • 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天(cān)  
    B.粗( cāo) 
    C.琥(bò)   
    D.追( sù)  
    (hūn)   
    (zhuó)  
    裂(jūn)   
    蜍(chán)               
    (bāo) 
    去(dǎn) 
    (hái) 
    (tún)               
  •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天衣无缝   海枯石烂   变幻莫测     
    B.漏洞百出   争论不休   细致精密     
    C.焦燥不安   旦夕祸福   墙倾屋毁     
    D.迷惑不解   毕恭毕敬   蛛丝马迹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倍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①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②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三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③问题出在近三十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④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五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⑤罗布泊消失了。
    1.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多次引用数据,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加粗的“盲目”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古蜀栈道
    刘小方
      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秦中自古为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成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200多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在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粱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文有删改)
    1.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古蜀栈道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引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古蜀栈道由连接关中与汉中的米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连接汉中与四川的金牛道、陈仓道和荔枝道组成。     
    B.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如果从巴蜀来关中,或由关中入四川,都必须先穿越米仓山、大巴山脉,然后穿越秦岭这道屏障。     
    C.古蜀栈道中的褒斜道,其南北起点分别为秦岭南麓褒城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和秦岭北麓眉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     
    D.由于古蜀栈道的通行,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   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民本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一)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