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十周周考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耕(     ) 言欲亡(     ) 乎(     ) 免冠徒(     )
    以头地(     ) 然(     )  天下素(     ) 降于天(     )
    陟罚臧(     ) 中道崩(     ) 陛下(     ) 行阵和(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予陛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十周周考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不屈服于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揭示汉朝兴衰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列举我国历史上除“唐雎”之外的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剌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臣未闻也(      )
    (2)长跪而之(      )
    (3)秦王色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中的“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十周周考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废墟下的课堂
    哑樵
      那节课她正在给同学们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个美国父亲在所有的人都绝望了不肯施以援手的情况下,用双手从地震的废墟里,救出埋了38个小时的儿子和他的14个同学。当她念到“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一段时,房子就剧烈地摇晃起来,大地疯了一样地颤抖,抖得人魂飞魄散。
      “快,蹲下!躲进角落里!”坐在前排的几个同学从座位上跳起来,向她跑来,她伸手扶了一把跑在最后的一个,房子就塌了。轰隆隆墙壁倾倒、噼噼啪砖瓦飞溅之后,一切都归于黑暗和沉寂。
      许久,一个声音怯怯地响起来:“老师,老师。”
      她的头被撞破了,流了很多血,人也昏迷过去。她费力地睁开眼睛,除了断壁残垣,什么也看不见。闭上眼睛,她又昏了过去。
      “老师,老师。”声音又响起来,她猛地清醒过来,答应着:“我在,老师在。”
      她睁开眼睛,过了一会儿,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她的身边,有三个女生和两个男生,每个人都有些轻微的擦伤,正是这个角落,救了他们的命。
      “还有人吗?”她大声地喊。
      四个墙角,都有人回答,已经成为废墟的教室下面,也有人应声。她想动,腿却被什么压着,动不了。一个靠近她的男生想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挪开,也许整个房子都压在她的腿上了,根本动不了。
      “老师,我们害怕。”一个女生突然哭了,废墟下,也有哭声传过来。
      “我给你们接着讲课文吧,讲讲地震中,寻找儿子的阿曼达。”没有人回应,但她知道一只只耳朵在听。这篇文章她早就背熟了,清了清嗓子,她给同学们念余下的课文。当念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的时候,一个急切的声音问:“老师,他找到儿子了?”
      “是的。他找到了。他儿子还活着,还有他的14个同学。”她激动地说。课文念完了,她也累了。静下来的废墟,像是突然变成了冰窟,大家感到全身发冷,有一个男生的牙齿打起了冷颤,得得地响。
      好半天,也没有人说话。她摸索腿边,她每天上课时必带的水杯恰好也翻滚到那里,她拾起来,拧开,刚放到嘴边,又拧紧,递给身边的一个女生。女生打开抿了一小口,又传给别人,再次传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掂了掂,分量并没少多少。
      “告诉我,阿曼达的父亲为什么会去救自己的儿子?”她问。
      “因为他对儿子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个男生回答。
      “还有呢?”她眼睛逡巡着,仿佛这里也是课堂。没有人回答。她的学生上课抢答一向很踊跃,可是,现在,他们没有那么积极了!是啊,他们又怕又饿,还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声响。
      过了不知道多久,又有声音在喊:“老师。”
      她激灵一下醒了。不管她有多困,只要有人喊老师她就会醒来。好像那称呼是根绳子,使劲地拽着她的心。
      “阿曼达一定会去救儿子吗?”“一定,因为他对儿子有承诺!”“可是我爸爸和我没有这样的承诺。”废墟里,又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
      “有的。也许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这篇课文不只是想说一个实践诺言的故事,还想说,孩子们要相信亲情,相信成人社会。”
      一瓶水,反复在几个人手中传着,每次她都掂一掂,越来越轻了,她的心在收紧。她轻声地叮嘱大家少说话,靠紧些,用手碰着手,腿碰着腿,感知其他人的存在和温暖。
      “阿曼达会来吗?”她平时最喜欢的一个女生声音颤抖地问。
      “会来的。就像老师会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听到有人说话的时候,男女生全哭了起来。几小时以后,佩戴着“绵阳消防”标记的救援人员扒开了压住他们的墙壁,告诉他们:这已是震后40个小时。
      救援人员在想办法弄掉她腿上的重物,那个她最喜欢的女生趴在她耳边,哽咽着说: “阿曼达,他来了!”
    1.文中多次提到“阿曼达”,“阿曼达”原指什么?在文中还包含哪些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列句子,分别说出它们表现了女教师怎样的品质。
    (1)“快,蹲下!躲进角落里!”坐在前排的几个同学从座位上跳起来,向她跑来,她伸手扶了一把跑在最后的一个,房子就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她有多困,只要有人喊老师她就会醒来。好像那称呼是根绳子,使劲地拽着她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墟里,又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句是什么描写?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孩子们在经历了“废墟下的课堂”之后,将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青春,使我们有了万丈荣光;信念,使我们有了荡气回肠;使命,使我们有了生命的玉液琼浆!你班将要开展以“也说使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你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诠释你对使命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学习《出师表》,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进谏方式,现在班主任想请你用这种方法说服班上有辍学思想的同学小刚,你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感受。
      北京司机展文全在驾车途中.突然觉得身体不适,于是他猛地刹车,让班车缓缓地靠在路边,然后,停车,熄火。做完这一些后,他慢慢从驾驶座上滑下,整个身子横躺在车内。10分钟后,120急救人员赶到,发现展师傅已经停止了呼吸和心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使命:春雨以滋润万物为使命,小草以呈现蓬勃为使命,花儿以绽放灿烂为使命,大海以容纳百川为使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并非没有责任,而当我们把责任看作使命时,我们会做得更好。你曾经或者正在承担着什么使命?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