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二十周周考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梁(    ) 鹓鹐(    ) (    ) (    )得腐鼠
    lǐ(    )泉  tiáo(    )鱼 háo(    )梁 吓我yé(    )
  • 文学常识填空。
    (1)《庄子》是______的著作集,为______家经典之一,亦称_______。庄周,_______时期宋国蒙人,哲学家,__________家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雏”比喻__________,“鸱”比喻________,“腐鼠”比喻__________。本文通过庄子和惠子的对比,讽刺了惠子____________表现了庄子________________。
  • 请你参照下面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形式,把“鱼和水”之间的对话补充完整。
      例句: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对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二十周周考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庄子》一书中记载着庄周梦为蝴蝶的故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庄周化蝶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据此拟写了一句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庄子难圆蝴蝶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一幅现代版本的“螳臂当车”,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
      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材料二: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凤终校胜蛇虫。(《读〈庄子〉》)
    材料三:
      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从上面的几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庄子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二十周周考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甲】【乙】两篇课文,回答问题。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惠子梁 欲代子
    B.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住见
    C.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夫鹓雏发南海
    D.梧桐不止 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分别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甲】【乙】两文中的庄子和惠子,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比铰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仔细研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庄子不直截了当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多远
    于丹
      ①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庄子》中的一句话“乘物以游心”,但是用了很长的时光也没有想明白:我们的心究竟可以遨游到多远?
      ②在我床头放了好几年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却一直不敢以为读懂一二。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我情愿用一生的体温去焐热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③读大三那一年,中文系浩浩荡荡去游泰山,对中国文人而言,秦皇汉武曾经封天禅地的五岳之尊就是一个成人仪式的圣殿,可以凌绝顶、小天下、见沧海、现我心。我们一群半大孩子,从凌晨三点就意气蓬勃,赶着去看泰山日出。自中路而上,两边的石刻碑文像一卷徐徐展开的大书,古圣先贤端庄肃穆,一重又一重的激励怦怦荡开我们青涩年纪上正在长成的襟怀,因为相信“登山必自”,所以我们没有人用拐杖助力,一步步用青春躯体丈量过这条千古砺志之路,真真切切体会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况味。一路晨光熹微,从墨黑的天色里透出月白、水蓝,直到嫣红姹紫,烧出满天云蒸霞蔚……此一刻,我们刚好迎着山巅长风,感受了“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这条迎着生命朝阳的朝圣之路,让我忽然顿悟:这就是儒家的践行之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
      ④下得山来,第二天休整,我心中却隐隐悬着一个不甘的愿望,想去看看传说中的后山。于是一个人偷跑出去,自清晨开始从后山小路独自攀援。80年代中期的这条路并没有修得太好,常常断路,需要四肢并用,一路上除了泰山挑夫,罕见游人,然而那是怎样一番山川奢华的气象啊——遍山葱茏,蓊蓊郁郁,山花肆意烂漫,怒放得不计成本,整座仲夏时节的泰山,生机盎然,充满了灵动的深情……我心中反响出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句话,第一次开悟:鲜有碑铭的后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对我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子的微笑。
      ⑤前山之路是儒,授我以使命,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后山之路是道,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我超越,心灵遨游。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大地,道家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儒家教我们承担了重任,而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
      ⑥那一年,我十九岁,庄子成为我心中隐形的翅膀。
      ⑦流光一闪二十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生命的成长一如庄子的另一句话:“外化内不化。”对外在世界越来越多宽容感恩,融合于规则,而内心的执守日益打磨得坚毅无悔,不再怀疑是否真的可以用一生把梦想刻画成真。
      ⑧在电视的讲坛上,论的不是南华真经,读的不是哲学典籍,能用来“讲”的只是一己心得,但愿千心万心,有感有悟,性情所至,以庄子之名给自己一些华丽豪迈的梦想,让生命境界摆脱“有用”事功,化为鲲鹏,畅意一回天地遨游……
      ⑨此刻,我乘坐的航班从香港飞回北京,一座光影斑斓的城市在机翼下舒展开它的辉煌。再一次想起少年时储藏于心的那句话:“乘物以游心。”我如同反刍一般咀嚼了二十多年,仍然感到力不从心……“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⑩任心绪穿越千古尘埃,用庄子的名义问自己一个问题:今生今世,我们的心到底可以遨游到多远……(选文有删改)
    1.“我们的心到底可以邀游到多远”这句话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复出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章第④段中“鲜有碑铭的后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对我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庄子的微笑”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全文,思考本文第③④段写自己从前后两条路登泰山的经历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③④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前山和后山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作者说“儒家教我们担当重任,而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二者人生态度截然不同,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校要开展书香满校园的“古代文化名人——走近庄子”活动。请你按下面的要求积极参加。
    (1)名人记忆:请你对庄子作精练的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言采撷:请写出有关庄子的名言名句并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篇感受:选择你喜欢的庄子的文章,写出学习的启示或者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积累:写出你所知道的与庄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庄子〉故事两则》里我们见识了庄子的机智善辩,细心的你是否发现庄子的善辩不在于口舌之辩,而在于用心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孔孟之道外,老庄思想也在悄悄影响着我们,潜移默化地指引着我们的行为和实践。
      请以“品味老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