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二)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注音错误,两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suí bō zhú líu),要高扬风帆搏击惊涛海浪;假如生命是水,不要固步自封(gù bù zì fēng),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cuī shān chè dì)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zì cán xíng suì),要豪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绿色。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下面两个句子中,填人空白处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1)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着柔和的光芒。(2)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______________;多一些和谐与温暖,______________;多一些真诚与团结,______________。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二)的第二部分试题
  • 体味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然后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例: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新来的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 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二)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即使生活困难,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有人说:“再富不能富孩子。”即使生活富裕,也要控制孩子物质上的追求。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和理由。(包括标点在内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立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现象到本质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特点到用途
    D.从整体到部分
    E.从主要到次要
    F.从概括到具体
    3.用文中原话概括我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优良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这种说明顺序依据文中的哪些关键词语?将它们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的这个例子说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加粗词“极其”、“各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对与错
      我7岁的小侄子从外地来江城玩。有一天,我带他走过一所邮局,他一抬头,停住脚不动了,一手拽我,一手遥指邮局上方一块巨大的地图模型:“姑妈,错了。”
      “什么错了?”我莫名其妙。
      “位置错了,他们把南美洲和非洲放颠倒了。”
      我不以为然:“那只是一装饰,谁会在意这个呢?”
      小侄子却不干了,说:“那是地图,如果地图放错了,人们会走丢的。”
      我感到大人的面子受到威胁,如果这种错误被一个孩子发现的话。
      “你怎么敢肯定错了?”
      “我摆过拼图,它就是错的。”他固执地说。
      我恼羞成怒:“错就错吧,关你什么事?”
      小侄子委屈地跟我走了。但他却不肯放弃这个问题,一回到家,就翻出一本地图让我看什么是正确的,殊不知我早忘了那错误的形状。
      7岁的孩子对我彻底失望了,不过临上火车告别江城时他还不忘叮嘱我;“姑妈,你再去看看,那肯定是错的。”
      时至今日我也没弄明白那地图的对与错。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区别。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全部内容是识别对与错,可作为一个大人,再纠缠到对与错之中,便被认为是幼稚了。我们生活在对对错错、是是非非之中,早已淡漠了孩子时期的标准答案。“难得糊涂”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为最佳行为方式。它们消蚀了人们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在利益面前,责任和原则都不值一提;在混淆对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聪明的大人不会做指出别人错误的蠢事,他们宁可把它当做背后的笑料。我常因此而扬扬得意,为了这孩子永远也无法理解大人的秘密
    1.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运用的表达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在混淆对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在邮局前面,“姑妈”在混淆对与错上也有她的“口实”,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最后一句中“因此”的“此”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限6字内)“大人的秘密”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来回答)。
    4.整体把握全文后,说说“他固执地说”中的“固执”一词反映出“小侄子”和“我”(即姑妈)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分别以4字短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书报亭主人
      ①我又一次走近那小小的绿色的书报亭,亭子的三面橱窗里整齐地挂着杂志,小书亭洋溢着(     )。
      ②a他不足一米的矮小身躯,b眼睛很小,一左一右还不大对称,c颈上却顶着个不相称的大脑袋,d店主人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初次见到他时,我竟不敢靠近售货窗。是他那热情周到的服务和浅浅的微笑驱散了我心头的乌云。“想翻翻,随便,给!”“《足球世界》”刚卖完,下次给你留一本。“走了,回头见。”不多的话语却__________(真切、真实、真挚)朴实,那双不太对称的眼睛中透出诚恳与热情的光芒。
      ③也许是小书亭给我带来了不少(     ),也许是浏览书报的闲情暂时驱走了学习时大脑的紧张,久而久之我成了这里的常客。他,总是一样的热情,一样的微笑,一年四季,月月日日。
      ④我记得这样一件事。初夏的一天,我在书亭边浏览,忽地,一本__________(渴求、渴望、向往)已久的书跃入眼帘。“拿一本《少男少女》好吗?”我兴奋地说。“最后一本了。”我匆匆地翻了翻,“我要了。”一掏兜,糟糕,怎么一分钱也没带,我默默地把书推进窗口。他似乎看出了什么,又把书递了出来:“拿去吧,钱你抽空送来就行。”那么平淡,那么自然。我__________(惊愕、惊奇、惊喜)了,而且从他眼中我读懂了那是真诚。“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方向……”晚风送来轻轻的歌声,在心湖上吹起一方(     )。
      ⑤我记得有次又到书报亭时,听到一阵时断时续的琴声,原来他在拨弄吉他。这时,几个衣着挺阔,“谈吐不凡”的小伙子也来到书亭。“嗨,有两下子啊!”“哈……”一阵__________(放荡、放肆、肆意)的笑声。“琴声觅知音嘛,小矮子玩得挺花。”又一阵哄笑。琴声戛然而止,他把头深埋在胸前,一句话也不说。“喂,给哥儿们拿本《大千世界》。”他抬起头,两眼闪着泪光,但神色庄重而平静,他把书递了过去。几个小伙子要走时,他像平常那样说了一声:“欢迎再来。”他们都愣了一下,咬咬嘴唇,低着头走了。
      ⑥小书亭的主人叫张胜,一个普通的人。他在茫茫人海中行着自己的船,不卑不亢,自尊自信。
    1.请将“绿色的涟漪”“绿色的春意”“绿色的信息”三个短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2.选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3.第②段开头abcd的句序排列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4.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我”不止一次地去过那小小的绿色的书报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次见到他时“我”为什么不敢靠近售货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选文中可以推测出“我”成了这里的常客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书亭主人张胜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最后一段有没有必要交代书报亭主人叫“张胜”,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痛苦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已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慰勉,那是友情的鼓励,那是信念的激扬……
      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
         ⑤不少于600字;
         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