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
    nüè(     )杀 宽shù(     ) dǎo(     )告 水波línlín(     )(     )
    笑(     ) (     ) (     ) 苦心孤(     )
  • 请找出下列各组词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嫩芽 拆散 花辨 憎恨贪婪________________
    (2)宽恕 妄弃 决别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
    (3)肃杀 堕落 惊惶 苦心孤旨________________
    (4)纸鸢 树权 寂寞 水波鳞鳞________________
  • 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能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次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A.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B.因而,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
    C.因而,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
    D.因而,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要求默写。
    (1)童年的游戏总是那么丰富多彩,令人神往。你会放风筝吗?请写出两句有关风筝的古诗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雪》中“兄子”与“兄女”分别用来形容“大雪纷纷”的比喻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批评“友人”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场景,会对漫画中的那位父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理解。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竞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⑤“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第①段中的“不幸”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哈。”
      ②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宽容的耐心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__________。
      ⑦我没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到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根据你的理解,将第⑥段的最后一句补充完整,写在段末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抓拍”了两个不同时空中的“牵手”镜头,两次“牵手”相映成趣,牵出了一片浓浓的亲情。这两个镜头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母亲寂寞孤独,寻求精神寄托的苦闷心情,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宽容和迁就。
    B.写出了母亲倍感欣慰,渴望情感交流的激动之情,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理解。
    C.写出了母亲牵挂儿女,急于了解情况的关爱之情,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回报。
    D.写出了母亲饱经沧桑,说话絮絮叨叨的急切心情,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同情和热爱。
    4.根据第⑦段中加粗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父母的爱,像一条河。它恬静,泛着微微涟漪;它清澈,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虽然,文字不能完全记录一个家庭的温馨。但是,还是让我们以“爱”为话题,拿起笔记下这些充满浓浓亲情的爱的片断吧!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