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空城计》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    )    旗(    )    巾(    )    尾(    )   笑容可(    )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
    (2)《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全书120 回。(       )
    (3)罗贯中在采用三国故事题材时,接受了群众赋予这一题材的拥曹反刘的思想倾向。(       )
  •   《空城计》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与《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作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军事家,请写出关于他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空城计》的第二部分试题
  •   《空城计》是小说。小说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你能将本文准确地划分吗?请概括出各部分的段意。(各用四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文章《空城计》的第一段,说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而来,而诸葛亮仅有二千五百人在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清晰地交代双方的兵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城计》一文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简单分析一下“尽皆失色”,并说说这句话在本段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城计》文中第二段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第三段又写“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这里仅是对上文的简单重复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空城计》的第三部分试题
  •   在文章《空城计》第四段,我们未见一字写诸葛亮,可我们却清晰地看到了诸葛亮的形象,你知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这种手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城计》文中三次写诸葛亮的“笑”: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三次虽然都是笑,但人物的心理是不同的,请作简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
      ②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③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第①段中“如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体现诸葛亮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司马懿为何笑而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想一下,如果把司马懿换成司马昭,空城计还会有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仅用“尘土冲天”四字就写出了司马懿来兵之众、之凶,现在请你利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50—100字勾画出一个杀气腾腾的古战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音乐市长
      市长是个音乐爱好者。在百忙的政务之暇,或在迢迢的旅途中,他总要偷闲听听音乐,欧洲各音乐大师的名曲他都能说出其中道道,尤喜莫扎特第4、39、41交响曲,还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
      一日,欧洲某国音乐大师率团来市演出,市长在花园宾馆会见了大师,宾主谈得十分投机,在陪同大师游览森林公园的时候,市长问大师如何才能取得高深的造诣。
      大师不答,反问:“你听到周围有什么声音?”市长认真倾听了一会说:“我听到喜鹊的鸣叫、蟋蟀的欢叫、蜜蜂的繁忙和风吹树叶沙沙地作响……”
      大师说:“不错,那是你能听到的,不过,作为一个音乐家还要学会倾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
      不久,市长回访了大师所在的那个城市,在大师的森林别墅中,大师问:“你现在能听到什么呢?”
      市长认真听了好一阵才说:“我听到了大地在阳光下复苏,鲜花在草地上缓缓开放,小草吸吮着露珠……”
      大师点了点头说:“好了,你有做市长和音乐家的素质,不过,你听到的还只是阳光下的一面……”
      市长点了点头。
      回国后,市长一心勤于政务,走访民间,惩治腐败,热心治理他的城市,解决下岗待业的问题。几年后,市民富裕,政绩赫赫。
      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学会倾听群众的声音,理解他们未表达出来的情感,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企业的困难,这要跟音乐家的耳朵一样灵敏,才有希望鼓舞民众的信心……”
      后来,人们就叫他“音乐市长”。
    1.音乐大师说要学会倾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你如何理解“倾听”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市长“听”到“大地在阳光下复苏……”这些原来听不到的声音时,为什么音乐大师说他“有做市长和音乐家的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阳光下的一面……”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理解为(    )
    A.还应该听到阴天下的一面。
    B.还应该听到雨天中的一面。
    C.还应该听到风雨下的一面。
    D.还应该听到黑夜下的一面。
    4.市长回答记者的一番话是和音乐大师对他的几次启发互相呼应的,试把与下列各项相应的对话摘录出来。
    (1)学会倾听群众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他们未表达出来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企业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城计》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人物姓名。
    (1)_________ 雪夜上梁山(《水浒》)
    (2)_________ 大战流沙河(《西游记》)
    (3)_________舌战群儒(《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