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 夏感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在拼音后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汉字。
      遗(hàn)____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sè)____  的汗水里。有闲情(yì)____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xuan)_____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 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轻飞曼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细滋慢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 夏感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极目远眺
    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远,越来越高。
    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④那由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A.③⑥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①④⑥②③⑤
  • 通观《夏感》全文,选出不属于作者所体会到的“夏感”的两项是
    [     ]
    A.“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C.“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间滚动在天地    间升腾。”
    E.“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 文章《夏感》以“夏感”为题,为什么只写自然之夏和农人之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 夏感的第三部分试题
  • 作者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课文《夏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精读】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将选文中第一段画线句中的“挑、举着、匍匐前进”三个词语分别换成“长、像、慢慢生长”,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与结尾处的“我却要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中夏天的特点,联系自己的人生历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美文阅读】
    夏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
    “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咕咕咕咕”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1.本文写景,特征鲜明。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景物,概括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句子生动在何处。(任选一句)
    (1)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写栀子花和巴根草时分别引用了山歌和童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家乡的夏季都有哪些景物?请任选一种写一段生动的文字。(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练笔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赋予了草人的特性,给人以美、生动的形 象。请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来描绘  一个人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