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chéng _____满 (2)shāi_____子 (3)chǎng_____开 (4) péi_____偿
  •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说《变色龙》以“变色龙”为题的用意是
    [     ]
    A.“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以此为题说明奥楚蔑洛夫简直不是人。
    B.以“变色龙”为题喻指事件复杂难辨。
    C.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件时五次变化就像蜥蜴一样善于“变色”,以此为题讽刺他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
    D.“奥楚蔑洛夫”俄语意为“疯癫的”,这与“变色龙”的特点相同。
  • 填空。
      《变色龙》是_______国_______世纪现实主义作家_______的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统治下的忠实走狗的典型形象。
  • 根据小说《变色龙》,回答问题。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不依据法令,也不依据客观事实,他唯一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奥楚蔑洛夫虽然多变善变,但是他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欺(mán) 俐(líng) (xià)
    B.梧(kuí) (cháng) (gài)
    C.子(pī) (yì) 肩(kǎn)
    D.(lù) (sòu) 夫(hē)
◎ 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第二部分试题
  • 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是
    [     ]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    )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    )出来的。
    (3)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    )他一顿!
    (4)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    )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A.开 跑 教育 娇贵
    B.张 走 批评 高贵
    C.关 冒 惩罚 宝贵
    D.敞 钻 教训 名贵
  •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色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B.“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
    C.“我早晚要收抬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D.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1.“门无精打采地敞着”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暗示了_________,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_________。
    2.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商店和饭馆冷落得很,一个顾客也没有”,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的。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鸣……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1.联系课文内容,奥楚蔑洛夫时而脱大衣,时而又穿上大衣,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楚蔑洛夫前五次断案都是以狗是否归属将军为判定依据,若文章就此结束,而不写狗是将军哥哥的这一部分,在表达中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独语词“哦”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什么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反复描写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对赫留金态度的变化刻画出其怎样的典型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为了征询意见,新来的党委书记对行政科的三位科长谈了自己对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话音刚落,便连续听到三声干净、利落的回答:
      “中——”
      “行——”
      “好——”
      党委书记先是一愣,然后又诚恳地说:“我请三位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听意见,你们都谈谈,谈具体点,我讲的只是一点设想嘛……”
      三位科长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马上不约而同地齐声喊道:
      “不错,不错——”
      “挺好,挺好——”
      “照办,照办——”
      ……
      党委书记沉吟半天,猛然一抬头,看到了并排挂在窗前的三个鸟笼儿。他走了过去,盯着笼子里的鹦鹉苦笑了一下,说道:“办公室怎么养起鸟来了?……改革,就从这儿开始吧!”说罢,他打开了鸟笼……
    1.为这段文字选出最恰当的题目(     )
    A.新来的党委书记
    B.就从这儿开始
    C.三位科长的答语
    D.征求意见
    2.对新党委书记和三位科长的做法各用两个成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办公室怎么养起鸟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党委书记从“一愣”到“沉吟”到“苦笑”,试设想一下,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试着将课文中的某一个片段改写成剧本,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改编全文。要求:突出人物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简要分析《变色龙》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第三部分试题
  • 小说《变色龙》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合小说《变色龙》内容分析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说《变色龙》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句子顺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姐姐一直知道我渴望有一个日记本,特意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把日记本寄给了我。
    ②越抄越多,当日记本已经被我幼稚的字体填满了大半本的时候,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日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
    ③这一年,姐姐当上了劳动模范,单位奖励了她一个日记本。
    ④它是我中学时代至关重要的宝贝,我开始将以前写在田格本或横格本上的东西,一一抄写在这个日记本上。
    ⑤第一次用上日记本,是上初二的时候。
    ⑥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日记本,墨绿色的漆面,雪白的道林纸,里面还有彩色的插页。
    A.①⑥⑤③④②
    B.③①⑥⑤④②
    C.⑤③⑥④②①
    D.⑤③①⑥④②
  •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
      美国州立肯特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约翰·冈斯德和他领导的小组先为150名体重过胖者测试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结果发现约24%的人有学习障碍,23%的人则有记忆不佳的问题。冈斯德说:“肥胖影响数个生理机制,还会对脑部产生负面效果。”为了验证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他领导科研小组为其中部分肥胖者施行了胃绕道减肥手术。12周后,研究小组再次测试这些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发现那些在这期间接受胃绕道手术而成功减肥的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有了进步。至于那些没有减肥的人,却出现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继续衰返的现象。
    A.肥胖的人大多记忆不佳。
    B.接受胃绕道手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C.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
    D.肥胖会使人的脑部产生负面效果。
  • 将“不仅皇家建筑如此,民间建筑中也频繁出现狮子的形象”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
    A.在古代小品建筑中,人们最熟悉的形象莫过于狮子。
    B.我们参观北京故宫,从天安门进去,首先见到的是天安门前金水桥左右的两只石雕狮子;进了紫禁城,在太和门两旁又可以见到两只铜铸的狮子;内廷的入口乾清门左右也有镀金的铜狮子。
    C.在民间,稍微富有的人家总喜欢在门口的抱鼓石上雕两只小石狮子。各地城乡的寺庙、衙署,农村的祠堂门口,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狮子。
    D.狮子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大概是因为人们喜欢狮子守门所带来的喜庆与安详,喜爱“狮子狮子,事事如意”所蕴含的意义吧。
  •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含蓄温婉;契诃夫《变色龙》,冷峭尖刻;吴承恩《范进中举》,嬉笑怒骂。这三篇小说都入木三分地揭露和针砭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安塞胺鼓》)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江南的水无法承载震撼人心的原始生命力。
    C.咸宁某县交警大队向全体驾驶员发出《劝酒信》,以禁止他们酒后驾车。这句话中的“劝酒”一词,明显误用。
    D.不改变原意,紧缩“当曹操遇到王熙凤时,我们一定会为他们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的艺术形象而忍俊不禁”这句话,应该是“曹操遇到王熙风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问题。
    翻浆的心
    毕淑敏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司机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狠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有删改)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