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苏教版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南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课堂效率检测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缩(quán)
    B.山(lán)
    C.篱(fān)
    D.编(zhuàn)     

    跄(niànɡ)
    (yàn)
    见(piē)
    空(lòu)
    (qiān)
    懂(měnɡ)
    (miè)
    持(xié)
    门(quàn)
    吸(shǔn)
    论(bèi)
    裂(ɡuī)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安阳城市面貌变化明显,新东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
    B.香港个别社会组织自出心裁,针对香港未来政制发展问题蓄意推动所谓“五区公投运动”,公然挑战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注定是要失败的。
    C.“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全市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面对敌人的挑衅,我们应积极面对,而不应退避三舍
  •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 2011-2012学年苏教版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南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课堂效率检测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幽径悲剧》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视窗,使我们倾听大自然的呼声,遣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
    B.宋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按游览的顺序来描写景物,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安闲自适的心境。
    C.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照从主到次、从局部到细部的顺序,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也适当穿插使用了描写和议论。
    D.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片学习语文的新天地:长征之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jiāo( )、人与环境等丰富多彩的专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仅仅守住一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使课内学习成为起点,并以此fú( )射到课外,到生活的海洋里,到大语文环境中,去jí( )取语文知识和思想文化的qiónɡ( )浆。
  •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
    ⑶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非咨询不穷其致。
    ⑸《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望岳》中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著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
      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在_____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尔在肉体和精神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从达雅家来到郊区公园,回顾生活历程,考虑今后怎么办,作出了两个重要决定,找到了“归队”的力量。请简要概括这两个决定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校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有人提出,我们生活在二十一的世纪的中国,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安康,我们青少年没有必要学习主人公的精神,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苏教版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南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课堂效率检测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___________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___________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 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俾(bǐ):使。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折蛇行(  )
    (2)神寒骨(  )
    (3)不可状(  )
    (4)为之然(  )
    2.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可为都邑胜境  乃记而去
    B.其境过清     卷石底
    C.潭西南望     置州以来
    D.为之怅      佁不动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两者同中有异。(1)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 个字)
    4、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
      【链接材料】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境  界
    李国文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顶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蝉声,显得少有的寂静。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洒殿首的青石台阶。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这样我知道他是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蓑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干万元。然后,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僧众都簇拥着贵宾,瞻观膜拜。相比之下,这位穿着直极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的冷落了。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将大雄宝殿前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这位增人,不由肃然起敬。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筒里,至少挽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拦上。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些有钱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心静之术。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的,他没有想得这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躁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其实,杂念即欲。人世间的许多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家老了,尤其应该如此。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悉,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混沌中了然,而获益匪浅。因此,我总感觉到这些老者的人品,风范,学问,乃至于炉火纯青的文章,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磨砺,虽岁月迁移,世道变幻,已无碍于那光辉的存在。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
      不知道这是否可称之为在历史中的永恒,读者心目中的不朽?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积雪覆盖着的托尔斯泰的庄园参观。那庄园叫亚斯纳亚,位于离莫斯科不很远的图拉附近。也怪,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偌大的庄园,银装素裹,一望皆白,竟再无其他来参现的人,显得十分地落寞。当时,我心中涌上来很冷清也很凄凉的感慨。因为看不到太多脚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见证。
      托尔斯泰就这样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庄园里,一条平平常常的土路旁边。
      他的坟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块小丘,除了周围的参天高树外,别无任何明显的标志。那些照例有的,也应该有的碑石啊,祭坛啊,十字架啊的装饰,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了。要不是插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木板上,写了两行字,我们就全走过去了。
      这两行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意是这样: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
      多好!一片洁白,万籁无声,连时间也仿佛凝固了。这一块普通的木板上的两行字,倒体会出这位大文豪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我忘了查考这是谁的手笔,但使我豁然贯通,眼下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最后走出亚斯纳亚,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么?虽然陪伴着这位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1、游方僧人“年纪不大,话也不多”,“挑着一担担井水”。他令作者“肃然起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段作者谈到“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第五段中找到兼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话,完整、准确地抄写下来,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仰视文学巨人托尔斯泰,作者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方僧人的言行和托尔斯泰的坟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生活中一定也会有些小事触发了你相类似的思考,试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启发与感悟。(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时期的大仲马穷困潦倒,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父亲的朋友问他有何优点,大仲马只能摇头,似乎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就在大仲马羞愧地写下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时,却被父亲的朋友叫住:“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把字写好也是一个人的优点!从此,大仲马以这为起点,勤奋写作,一步一步走进了大作家的行列。想不到,放大一个小小的优点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
      亲爱的同学,也许你文化知识不扎实,但音乐或者体育能力突出;也许你不善于言辞,但动手能力很强;也许……同学们,放大你小小的优点吧,努力奋斗,成功将与你同行。
      请以“其实我很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