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请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_____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wú  gōng________风筝。还有jì mò_______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________地显出qiáo cuì_______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_____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找出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     ]
    A、虐待 恍然大悟 瑟缩 各得其所
    B、谢婉萤 羚羊 散谎 波光鳞鳞
    C、一霎时 型影不离 匿笑 柳紊
    D、惊呀 宽怒 折散 决别 苦心孤旨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B、目前,广安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填空。
    ①《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____________》。
    ②《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国)文学家____________。
    ③《世说新语》是____朝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
    ⑦《浣溪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 在下面的横线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其中挺拔的一棵;_______________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朵中祥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抗击风暴;__________                                ;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 阅读题。
    《风筝》
      ⑴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
      ⑵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⑶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⑷“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的笑着说,就象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⑸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语段⑴中加粗的“不幸”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⑴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那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契机是什么?忏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⑶—⑸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⑶“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段中⑸“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
     《羚羊木雕》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妈妈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态度。
    3、“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有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
    小学同学
      ⑴现在我仍记得起那个得肺病的孩子,那个苍白瘦弱身体发软的小学同学。他坐在我的座位的后边,那个位置使他的脚经常穿过课桌的空当踩到我。上课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不是教师讲课的声音,而是他咳嗽的声音、吐痰的声音。因为他的肺病,班里的孩子都拒绝跟他玩,拒绝跟他讲话,所以我总记得他一个人坐在那个角落里,目光散漫而空洞。
       ⑵但是他每天都要找我一起上学,他把我看成是朋友。我们居住的地方实际上相距很远,但他总要绕道去我家喊我上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一边尖着嗓子很用劲儿地说话,一边不停地往地上吐着痰。他背着一只蓝花布制的书包,里边装着几本书,分量并不重,但他总是塌着腰,不住地咳嗽,一副力不能支的样子。
      ⑶人多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喜欢他了。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我顺势而行,也故意和他拉开了一点儿距离,他却不能觉察,依然热情地靠近我,执着地诉说着什么,但那时我已觉得是聒噪了。
      ⑷有时我看见他吐出的痰里有血丝,有时吐出的又干脆是血,他总是把那些东西吐到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上。老师不允许随地扔果皮和纸屑,所以他的课桌里堆满了那种纸。
      ⑸大家都觉得他脏,嫌恶地看待他,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他总是处于很孤独的境地。
      ⑹一个群体对一个个的疏远孤立是可怕的,它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那时我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群体对个体拥有的那种权威优势和主宰力量,看到个体在这种力量的威压之下的胆怯和软弱、自卑和无助。在学校,他像一只幼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⑺但他功课却是极好,各科均在前列,几何学这门被我们认为最头疼的课程他学起来如鱼得水。数学老师每次发问,他总是率先举手,答案总令老师满意。他是试图以此建立自信,以此赢得他人的善意和友爱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使更多的同学敌视他,他发言完要坐下时,凳子就被人从后边抽出去,结果他跌到地上,引来满堂的哄笑,笑声中充满报复的快感和阴谋得逞时的狂欢。
      ⑻人很容易就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实际上我并不怎么反感他,但在人群中我对他的态度就变得暖昧不清,我虽然知道一个人在艰难时刻对友谊的需要,一份友谊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支持和温暖呵,但我就是不能当众给予他这一份友谊,我甚至当众也参与对他的起哄、攻击和迫害,参与拍手和哄笑。我冷漠甚至残忍地看着他受伤害以后那绝望的目光。
      ⑼他是班里缺课最多的同学,有时上午的课程还没完,他就背书包走了,下午就不来了,有时则是好几天不来,老师也很不满意,他来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那些语言的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这种时候他也不解释,垂着头发稀黄、面色苍白的脑袋,那细弱的脖子如同秋天枯萎的瓜秧。
      ⑽那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助他。我们依附和顺从在一个群体的意志中,我们被训练得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人情感,没有个人立场,甚至没有爱,没有真诚。老师指责他最凶的那一天,下午他没再找我上学。我一个人去学校,上课铃响过他也没来,然后一连好几天也没能见到他。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人关心他的缺席,甚至没有人过问。
      ⑾第二天,他的姐姐送来了请假条,说他住院了。
      ⑿几天以后就传来了他病逝的消息。他死了,彻底地远离了我们。大家这才懂得流泪,在去他家看望他母亲的时候,面对他的遗像,面对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许多孩子都哭了。
      ⒀再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对人的麻木和冷漠一向是通过死才得以震醒的,仿佛只有死才换得良心的发现。
    1、你从这孩子的哪一举动中能看出他把我看做“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⑶段中“热情”“执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⑹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群体”在文中特指_____________,“个体”在文中特指______________,“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是指____________,“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的胆怯、软弱、自卑和无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⑼段中“那些语言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中“飞”一词强调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他”有怎样的性质特点?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陈太丘与友行(        )
    过后乃至(      )(       )
    (        )(        )
    下车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孟子戒母》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③諠:遗忘。④引:拿起。⑤裂:割断。
    1、从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失_________
    ②此_________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呼而问
    B、以此戒
    C、自是
    4、孟母引刀裂其织使孟子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家是躲避惊涛骇浪的安全港湾;家是艰辛跋涉后养精蓄锐的加油站;家是满溢着温馨的爱巢……
      请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