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三 课外阅读(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课外阅读。  
    保暖的冰屋子
      ①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最快能在1小时内利用冰雪建成保暖的雪屋。外面是零下50℃的严寒,雪屋里却仍然舒适怡人,无需穿棉衣,保暖效果极好。现在到极地探险的科学家和旅行者们也学会了爱斯基摩人建造雪屋的方法,在冰天雪地里能住上暖和的房子,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②让我们与寒冷联系在一起的冰雪竟然具有保温效果,这在物理学上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吗?当然。我们知道,物体能够导热。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积雪之所以具有保温性能,是因为积雪的孔隙度大,里面所能容纳的空气量大,所以产生了保温效果。我们穿的棉袄和盖的棉被能够保暖,积雪保护了冬天的麦子,都是同样的道理。在建好的雪屋里还能点燃炉火取暖烧茶水,更是让人不可思议。据了解,刚开始点篝火的时候,屋里的墙壁和天花板会融化一些,但融化的只是一小薄层而已。当墙壁和天花板上融化的薄层慢慢冻结成一层冰以后,篝火就不能轻易融化冰壳和冰壳外面的雪屋了。
      ③堆雪人,建造雪堡和雪雕是我们平常最多见的用积雪做建筑材料的例子,尽管积雪具有保温效果,但不是所有的积雪都适合做雪屋,它要受到雪的硬度和温度的限制。
      ④测量积雪硬度有专门的仪器,我们也可以凭手指和简单的工具测量雪的硬度。如果除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并拢毫不费劲就能够插入雪层,这样的雪很松软,但不适合建雪屋。有些雪经历了寒风的洗礼,坚实耐用,用小刀才能插入,最适合建雪屋。积雪的温度也同样影响雪砖的质量。干燥、捏不成团的雪或者稍微用一点力就能挤压出水的雪都不是造雪屋的最佳选择。有一种“潮雪”,能握成团,但不出水,既能切成雪砖,又可以直接在其中挖雪窟,供登山者或者猎人临时过夜,爱斯基摩人的小雪屋就是使用坚实的“潮雪”作为建筑材料的。
      ⑤雪屋的建筑方法很特别,必须做成圆顶低矮的小屋。聪明的爱斯基摩人首先选择质地均匀、软硬度合适的雪作雪砖,用碎雪当水泥。雪砖体积约长1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然后将一块块雪砖呈螺旋上升状摆成圆圈,缝隙的地方用碎雪填满。大约砌到四五圈时,就该收口了,这时必须增大上升的倾斜度,这就要求建造者准确切下每块砖的斜角,以便把下一块砖接上去。到了最顶上,倾斜度接近水平,补上最后一块雪砖呈螺旋上升状摆成圆圈,缝隙的地方用碎雪填满。大约砚到四五圈时,就该收口了,这时必须增大上升的倾斜度,这就要求建造者准确切下每块砖的斜角,以便把下一块砖接上去。刭了最顶上,倾斜度接爱水平,补上最后一块雪砖,这需要熟练的技巧。屋顶上还要开一个通气孔,以免屋内过热使雪砖融化。最后在底部挖一个门,挖门要选择在不影响基础雪砖的地方,可以用兽皮当六帘。通常一个能干的爱斯基摩建造者能在1小时内建完供三四人居住的雪屋,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天气下,从选料、切砖,到搬运、堆砌,不是常人所能及的。
      ⑥在极地工作的科学家们发展了爱斯基摩人建筑雪屋的技术,把雪和水掺到一起搅拌成“雪混凝土”,再把“雪混凝土”浇灌到建筑物的模型里。即使在夏天,极地的气温也经常降到-10以下,“雪混凝土”很快就冻洁起来,由这样的混合材料建成的冰屋比雪屋更牢固美观,每当科学家们离开时,这些经得住寒风考验的小冰屋长久地矗立在那里,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痕迹。(选自《科技世界》,有改动)
    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章的相关语段,说说雪具备怎样的“硬度”和“湿度”最适合建造雪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②段写道,“据了解,刚开始点篝火的时候,屋里的墙壁和天花板会融化一些,但融化的只是一小薄层而已。当墙壁和天花板上融化的薄层慢慢冻结成一层冰以后,篝火就不能轻易融化冰壳和冰壳外面的雪屋了”。其中的“据了解”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三 课外阅读(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课外阅读。
    爷爷
      ①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15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②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③我很难描述爷爷刚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爷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良机!
      ④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地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他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难得的机会。
      ⑤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⑥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结果。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地迎接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十万元也治不好。”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⑦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直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写出了怎样的家境?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爷爷怎样三次“错过良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出奶奶和妈妈的表现,她们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三 课外阅读(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课外阅读。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大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呀。”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阅读。
    圆明园祭
    冯峥
      (1)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的心。
      (2)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3)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4)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5)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及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震颤的内心共鸣。
      (6)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7)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8)我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9)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10)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11)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12)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将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13)这是历史的悲哀!
      (14)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15)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16)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17)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18)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6)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___________的心情。
    4.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第(10)段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一句名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