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苏教版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 )部 一( ) ( )乳 深( ) 吸( )
  • 根据拼音写汉字。
    耗fèi( ) xiù( )珍 就xù( ) zhù( )运 排xiè( )
  • 下面成语中有4 个错别字,请在括号内依次写出正确的字。
    如火如萘 受益非浅 热泪盈眶 高歌猛进 责无旁待 无睱顾及
    (       )(       )(       )(       )  
◎ 2013届苏教版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
    A. 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 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种植什么样的作物?老农民可是了如指掌。
    B.1915年《名人传》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C.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幢幢美丽的瓦房;一片片葱翠的农田;一条条笔直的渠道;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
    D.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重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下列作品的作者、朝代、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     ]
    A.《望岳》——杜牧――唐代
    B.《筑路》――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
    C.《雁门太守行》――李商隐――唐代
    D.《别云间》――夏完淳――清代
◎ 2013届苏教版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势竞上______________
    ②横上蔽______________
    ③庭下如积水明________
    ④悄幽邃______________
  • 默写句子
    ⑴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⑷三年羁旅客,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激战中边塞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下列词语中“穷”字与“非咨询不穷其致”中“穷”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穷追猛打
    B.无穷无尽
    C.一穷二白
    D.穷凶极恶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或短语。
    利而忘义__________________
    ⑵而随官人役亦未横索一钱__________________
    ⑶是以必得历山川__________________
    于掌故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中“是”指代什么?全文要表达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代文阅读
      ①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在园林建筑中,窗子,楼、台、亭、阁,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就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上排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也就是从一扇窗子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
      ⑤颐和园的一座楼上有一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颐和园还有一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⑥中国古人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周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⑦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
      ⑧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就是“借景”中的“镜借”了。“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镜中,化实为虚。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
      ⑨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
      ⑩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
      无论是借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根据《空间的美感》)进行改写)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我国园林建筑 “处理空间的艺术”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仔细阅读文章③④段,请你概括出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⑦~段说明的内容,说说下面的园林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处理空间,并结合原文内容简单加以解释。
    A.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拙政园中的枇杷园,全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又把空间分割成三个小院。
    B.怡园东西狭长。东面以庭院建筑为主,缀以花木峰石。西面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在东西两部分景致中间,建有一道复廊,复廊墙壁石饰有花窗,从花窗中看东西两面的园景,显得特别的幽深曲折;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镜内,扩大了境界。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