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风筝的第一部分试题
  • 加粗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嫌(è) (huáng) 样(mó) (cuì)
    B.出(zhì) 别(jué) (bǐ) (chà)
    C.物(shí) 的(shì) 枕(lào) (dīng)
    D.缩(sè) 刻(jí) 杀(nüè) 苦心孤(yì)
  • 下列各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但心又不竞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3)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即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    无可把握的悲哀。
    (4)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怒,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词语中加粗的字。
    (1)瘦得不(      )
    (2)恍然大悟(      )
    (3)苦心孤(      )
    (4)无把握(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风筝的第二部分试题
  • 根据课文《风筝》选词填空。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 (A.嫌恶  B.憎恶  C.憎恨)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A.蜷缩 B.瑟缩C.萧瑟)着。
    (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A.可怜 B.可恶 C.可鄙)的。
    (4)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A.哀痛 B.悲伤 C.悲哀)。
  • 联系《风筝》上下文,说说加粗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下面两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1)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风筝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对《风筝》一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B.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激情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激情的一种反映。
    C.《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优美散文。
    D.《风筝》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文学常识积累。
      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原名______,字______,浙江______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创办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在1918年到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作品提示:《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阿Q正传》、《坟》、《热风》、《故事新编》、《狂人日记》等。)
  • 课内阅读。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作者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止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后来又称之为“精神虐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指出其中用到了那些描写方法。前两节文字中作者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与后文哪个词语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画线句巾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到相关的书籍,改正以往错误的观点,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为什么作者不说“有幸”而说“不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阅读。
      我的服装店进了一批羽绒服,生意不错。
      这天上午来了一对母女。两个人的穿着虽然干净整洁,但很廉价。进店后,女儿先看款式,母亲先看价格。母亲被衣服标签上的数字吓了一跳,连声说太贵。女儿压低声音,附在母亲耳边说:“妈,试试吧,反正试又不要钱。”可能不忍拂女儿的心意,母亲一边诚惶诚恐地试穿,一边说着款式太时尚、颜色太鲜艳等等。她在试穿一件墨绿色羽绒服时,眼神中有着明显的喜欢。做女儿的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她轻描淡写地说:“不好就算了,我们走吧。”望着她们的背影,我摇了摇头
      晚上6时,我正要关店门,一个人匆匆进来了,是那个女儿。她看着我,指着那件墨绿色羽绒服说:“我要了。”我暗自好笑,看来,她作了半天的思想斗争。等她付过款,我找出包装袋准备装衣服,她突然说了声“等等”,低下头,在手袋里翻找着什么。最后她找出来一把小剪刀,瞅了好半天,小心地在羽绒服的腋下剪开一道指甲盖大小的口儿。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她接听:“嗯,妈妈,我正准备打电话给您呢。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下班后我陪同事逛街,在另一家店里发现了您上午试过的那种墨绿色羽绒服。100元不到……当然是真的,这衣服腋下破了一点点,商家只好降价处理……嗯,破的地方很小,也不打眼,您补上两针保证谁也看不出来。是呀,我买了,是呀,运气可真好……”
      我的眼睛突然有些模糊了……(选自《故事家》2009年第11期,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试穿衣服为什么用“诚惶诚恐”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请你把“我”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儿用善意的谎言给妈妈和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但这种做法是不诚实的,你对此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