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 竹影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暗(yōu) 椅(tēng) 救(miǎn)
    B.意(xiá) 发(zhēng) (bàn)
    C.闪(shuò) 密(shū) (shā)
    D.然(tāng) (piē) (pú)
  • 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人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典乐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 竹影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B.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
    C.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D.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1)一种幽暗的光_________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2)何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_________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A.闪烁 弥漫
    B.弥漫 闪烁
    C.闪烁 闪耀
    D.弥漫 闪耀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 竹影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并回答问题。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你能从文中看出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什么区别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中“如此”和“这样的看法”分别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轳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妒车,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1.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丰子恺《竹影》中有这样一段话: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这里说的是作者与弟弟及弟弟的同学傍晚时分在自家庭院的水泥地面上用木炭笔勾画的竹影。后来月亮升高,竹影移动,原先勾画的竹影轮廓与现在的竹影相分离。
      你能理解这里所说的“脱了版的印刷”吗?探究一下,这个“脱了版的印刷”该怎么解释。 如果你能够用笔描画出来,那你可以采用描画的方式来表现这里所说的“脱了版的印刷”。
    (1)用文字解释“脱了版的印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画表现“脱了版的印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哪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