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0.诗五首》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萧( ) 宗( ) 决( ) 水何澹(    ) 
  • 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只身在最高层(因为)
    B.造化神秀(集中,聚集)
    C.皆言夫婿(差不多)
    D.二千年矣(差不多)
    览众山(全)
    幸甚哉(到)
    使君罗敷(请问,问)
    重诺责,风义(重视)
                        
  • 诗句、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甫——唐代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代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宋代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东汉
  • 文学常识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齐名,世称“李杜”。
    (2)《江南春》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与______________合称“小李杜”。
    (3)《望岳》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___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______________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______________,诗人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4)《观沧海》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统帅。建安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是“三曹”,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0.诗五首》的第二部分试题
  • 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默写。
    ①《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望岳》一诗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江南春》写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早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B.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C.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D.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
  •   请比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0.诗五首》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请分析《观沧海》写景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第一、二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第三、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写的是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请你把其余四座山写出来。
    (1)西岳______________。
    (2)中岳______________。
    (3)南岳______________。
    (4)北岳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用原诗句填空。)
    3.诗题是“望岳”,诗中句句都突出了“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将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A.细望
    B.俯视
    C.远望
    D.近望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4.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绘出了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想到登岳。
    C.“造化钟神秀”,一个“钟”字,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鬼斧神工。
    D.“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因山高所产生的同一时间里有阴有阳、有明有暗的奇妙景象。这个看似普通的字有着神奇的作用,显示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作风。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过华清宫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后两句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请你结合有关诗歌,探究一下“月亮”这个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借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