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化石吟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骸骨(hiá)  躯壳(ké)
    B.葱笼(lóng) 卓越(zhuó)
    C.潜行(qián) 万载(zǎi)
    D.猛犸(mǎ)  裹藏(cáng)
  • 解释词语。
    (1)腐朽:__________________
    (2)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
    (3)潜行:__________________
    (4)海枯石烂:______________
    (5)日转星移:______________
    (6)叹服: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B.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C.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D.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化石吟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不押韵的一句是
    [     ]

    A.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B.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C.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D.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 对下列句子分析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B.“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D.“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裹藏着生命的信息”是指化石里面有远古生命的个体。
  • 仿写句子。
    例句:历史是张纸,时间在上面涂鸦。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化石吟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与下面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
    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___________
    A.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B.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C,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D.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 圈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改正后的字写在括号内。
    事在必行( )其貌不洋( )坐想其成( )以逸代劳( )
    晃然大悟( )针贬时弊( )言不由中( )出神入画( )
    海枯矢烂( )馈不成军( )决处逢生( )振耳欲聋( )
  • 欣赏这幅题为“人类的癖好”的漫画,回答问题。
    (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则漫画有怎样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阅读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1.为什么“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用课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该怎样理解?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阅读
    难 民
    臧克家
    日头堕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踱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满染征尘的古怪的服装,
    告诉了他们的来历,
    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
    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一串亲热的眼光,
    在这群人心上抽出了一个不忍的想象:
    “这时,黄昏正徘徊在古树梢头,
    从无烟火的屋顶慢慢地涨大到无边,
    接着,阴森的凄凉吞了可怜的故乡。”
    铁力的疲倦,连人和想象一齐推入了朦胧,
    但是,更猛烈的饥饿立刻又把他们牵回了异乡。
    像一个天神从梦里落到这群人身旁,
    一只灰色的影子,手里亮着一支长枪。
    一个小声,在他们耳中开出天大的响:
    “年头不对,不敢留生人在镇上。”
    “唉!人到那里,灾荒到哪里!”
    一阵叹息,黄昏更加了苍茫。
    一步一步,这群人走下了大街,
    走开了这异乡,
    小孩子的哭声乱了大人的心肠,
     铁门的响声截断了最后一人的脚步,
    这时,黑夜爬过了古镇的围墙。
                1932年2月古琅王牙(选自《烙印》,开明书店1934年3月初版)

    1.诗歌的语言往往极富表现力,试从修辞、用词的准确性等角度分析下面两句诗的好处。
    (1)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一个小声,在他们耳中开出天大的响”,这不矛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结尾似有余韵,请仔细品味体会一下,想想诗人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质朴、凝重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难民悲惨的命运:故乡容纳不下,又被异乡拒绝,只能永无停止地流浪。
    B.“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是他们命运的最恰切写照。他们沉重的脚步只能从这条陌生的道路踱到另一条陌生的道路,没有一处肯收留他们!
    C.这首叙事抒情诗展示了难民的一段经历:他们在陌生的道路上走着,看到炊烟而想起故乡,在异乡村口,却被拒之门外。
    D.诗人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上来叙写这一群难民的经历,除了可以增大叙说的空间,还便于直抒胸臆,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沉甸甸的同情和悲伤。